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你中招了吗?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3月6日,自治区工商局、自治区消委会发布2017年度全区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类案件属于首次入选,近年来热门的校园贷、消费贷,也有两件相关案件入选。南国早报记者请自治区消委会的工作人员,针对典型案例进行了点评,并就如何规避消费陷阱、维护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给出了提醒。

1、购买房产后频遭电话骚扰
2017年4月,消费者吴女士向南宁市工商局举报称,她不久前通过南宁恒创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创房产)购买一套住房。购房后,她仍经常接到恒创房产业务员打来的推销电话,不堪其扰。工商部门调查后发现,恒创房产下属的51家分公司,对采集到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未经消费者同意就进行保存并用打电话的方式推广房产租售服务,属于“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最终,恒创房产被依法责令改正,并处5万元罚款。

自治区消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权问题多发,但要查实并处罚,取证上面临较大困难。在上述案例的查处过程中,执法人员直接到恒创房产的办公电脑上取证,才拿到了该公司违法保存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证据。根据相关法规,经营者要给消费者发各种促销信息,必须经过消费者同意,否则属侵权行为。如果消费者想针对经营者侵犯个人信息权问题进行投诉举报,要注意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同时,日常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之类的信息,如非必要,最好不要提供给商家。

2、大学生“三折购车”陷入消费骗局
2017年3月,数十名大学生向南宁市西乡塘区工商质监局投诉称,广西骑客天下助力自行车经营部利用“大学生购车优惠活动”,以广西骑客天下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骑客天下公司)的名义与消费者签订购车协议,约定消费者在该经营部购车只需支付30%购车款,再与“分期乐”消费贷款公司签订余款贷款协议就可拥有该车。消费者的贷款还款由骑客天下公司按月向消费者返现,消费者再还给消费贷款公司,相当于余下70%购车款不用消费者花自己的钱。没想到返现两个月后,骑客天下公司拒绝继续返现。工商部门介入调解后,骑客天下公司才承诺继续按月返现。经进一步调查,骑客天下公司通过购车返现这一方式,共吸引了799名消费者参与,涉及金额巨大,涉嫌犯罪,目前案件线索已移交公安机关。

自治区消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校园贷是近两年来比较热门的新事物。该案的受害者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不法商家正是看准了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警惕性不高,诱导他们上当受骗。对“免费午餐”和“天上掉馅饼”,消费者要多加警惕。

▲图片来源网络


3、号称“零元购机”实为消费贷陷阱
2017年3月,梁先生等49名消费者联名向柳江县(现柳州市柳江区)工商质监局反映称,柳江县棋俊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棋俊通信)开展“零元购机”活动推销手机,声称只要通过消费贷的方式购机,即可免费拿到手机。但不少消费者购机后,却被消费贷公司催促还款。工商部门调查后发现,棋俊通信实际上是以“零元购机”为幌子,诱导消费者以个人名义通过虚报、多报手机价款的方式,向消费贷公司办理贷款。所获贷款交由棋俊通信用于到深圳某投资平台上投资,平台返利再用于返还消费贷款。棋俊通信相关负责人辩称,该投资平台中途变故停止返利,才导致消费者需要自行还贷。经工商部门调解,棋俊通信最终同意全额承担消费者贷款本息,全额退赔梁先生等49名消费者消费贷款本息28万元,并给予消费者每人200~1000元不等的精神赔偿。同时,棋俊通信被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罚款3万元。

自治区消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起案件为典型的误导消费案件。商家通过虚假承诺,引诱消费者与其达成交易,看似获得了“实惠”,不知不觉中却落入了陷阱。因此,消费者在接受类似“免费消费”的服务或商品时,要注意了解商家的实际方式和目的,以免出现“被贷款”的情况。

2017年度广西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一、南宁恒创房产中介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案
  二、广西骑客天下“大学生购车优惠活动”消费侵权案
  三、柳江县棋俊通信“0元购机(手机)”陷阱案
  四、桂林榕湖国旅中银山水会酒店分公司VIP会员预付卡消费纠纷案
  五、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海景酒店设施隐患伤人赔偿案
  六、钦州市钦南区胜达通讯经营店销售假冒品牌手机消费侵权案
  七、容县摩托车自燃消费赔偿案
  八、南通艾洁菲公司虚假宣传误导老年人消费侵权案
  九、钟山县汽车质量问题消费纠纷案
  十、忻城县黄某售农药误导致17位农户致损失赔偿案

说说你的消费故事

网上淘到的宝贝有问题,你是如何跟卖家“较真”的?生活里“买买买”,遭遇各种“套路”时,你是如何跟商家斗智斗勇的?日常消费中遇到了各种“坑”,你又怎样去“踏平”?转眼又是一年一度的“3·15”,请把你的消费维权故事说出来,把你的维权经验同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阳光、放心的消费环境。我们等你一吐为快。热线电话:0771-5690127,QQ交流群:157533974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 实习生 吴显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