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骄傲!“北京8分钟”参演者有咱南宁小伙子,来听他讲讲演出背后的故事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2月25日晚,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文艺演出,“北京8分钟”上演,24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控制着“冰屏”与24名轮滑演员,配合地面投影不断变幻曼妙舞姿,惊艳世界。在这24名轮滑演员中,有一人来自南宁横县平马镇石楠村。这名南宁小伙叫杨焕任,目前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大三学生。3月9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到杨焕任,听他讲述了“北京8分钟”演出背后的故事。

被选中参演“北京8分钟”

杨焕任1995年出生,2015年从横县中学高中毕业,之后就读北京体育大学。

去年11月初,北京体育大学举行了一场选拔活动,老师通知杨焕任和一些同学去参加。选拔过程中,老师让他们做一些平衡、转弯、单腿等动作,跟平时的训练不太一样,更像是在舞蹈。11月17日,老师通知杨焕任,他被选中了,要代表国家参加一次非常重要的演出。12月1日,他们来到北京昌平的训练基地,见到了张艺谋导演及导演组其他成员后,才知道自己是要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的演出。他们当中,有的要穿戴十公斤左右的道具扮演“熊猫队长”,有的要踩着单排轮旱冰鞋表演花样滑冰……杨焕任说,他心里特别激动,也感到很自豪。

▲图为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新华社发

两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

刚进集训基地,杨焕任认为,自己的专业项目就是轮滑,滑旱冰是自己的特长,难度不大。但随着训练的深入和细化,他渐渐发现平时在学校里的训练是为了比赛,是竞技体育,而“北京8分钟”是一种表演,需要踩着单排轮旱冰鞋表现出花样滑冰的美感,还要与背景音乐、灯光效果、舞台屏幕“地屏”视觉效果严丝合缝地配合,整体上看就像画笔一样在“地屏”上滑出绚丽的图画。所以不少动作是很难做到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训练无数次。

“旱冰稳一些,动作幅度可以偏大,但细微的艺术展现力不如真冰。”杨焕任说,表演现场模拟的是一块冰场,演员们动作要想更逼真,就要模仿冰上运动的动作。在教练、导演指导训练后,杨焕任和同学就找来花样滑冰视频,一边看一边琢磨,每一个手势、每一次滑行、每一个幅度,他都默默记在心里,到第二天训练时再派上用场。

训练中,导演和教练考虑到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是在晚上,场地可能有大风,于是又专门找有大风的日子和场地进行训练。北京的冬天晚上非常冷,很多人冻得不敢出门,而他们依然需要打开训练灯光,迎着大风训练,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场夜训下来,大家的衣裤和鞋子都被汗水湿透,又湿又冷。这样封闭式训练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

今年2月17日,包括总导演张艺谋、主创团队以及演员在内的200多人抵达韩国平昌。平昌当地特别冷,表演团队先后完成好几次闭幕式整体彩排,大家在彩排过程中依旧有失误出现,不过大家并没有气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克服困难,在最后两次彩排中终于零失误。从演出效果来看,张艺谋导演很满意,奥运主播团队看完以后也感到非常满意。

“北京8分钟”惊艳了世界

记者了解到,“北京8分钟”演出的主题是“2022,相约北京”,短短的8分钟,来自中国的表演团队,不仅综合运用了轮滑演员、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和玩偶等表演元素,还首次使用24个隐形机器人参与表演,以此展现出冰雪运动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完美地诠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精神,让世界为之惊叹。

整个演出只有8分钟,没有一个人露脸,如果不告诉亲朋好友,根本没人知道谁参加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也没有任何奖牌。即便如此,杨焕任还是认为,这对于他和同学们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所有的汗水和辛劳换来“北京8分钟”的圆满完成,向全世界展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一切都值了。

▲杨焕任就是穿着这套LED串灯服饰演出的。杨焕任供图

杨焕任说,当国歌响起时,他很激动很自豪,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越来越强大。演出结束,他们每一个人都哭了,因为在长达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中,遇到了那么多困难,但他们都克服了,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与杨焕任一样激动、自豪的,还有他的家人和乡亲们,除了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外,大家对杨焕任的出色表现也感到非常骄傲。横县县委宣传部一名干部对记者说,有人在网上发布“横县小伙子杨焕任参与‘北京8分钟’演出”的信息后,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杨焕任是家乡的骄傲。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赵敏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