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象州县有个公益组织——象州爱心公益群,该群以QQ、微信群为平台,广播慈善理念,发动、引导广大群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成为当地目前最大的学雷锋社会群体。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爱心公益群的群主和发起人熊东才,是一名先天左脚有缺陷的残疾人,受自身遭遇影响,他决定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1、身残志坚,萌生建立爱心群想法
熊东才今年41岁,是象州县中平镇大架村委长江村人,由于其左脚天生残疾,脚掌向内弯曲,走路颇有不便。对于自己左脚的缺陷,熊东才认为影响并不大,“年轻的时候,我能跑能跳,打篮球也是一把好手”。
话虽这么说,但熊东才身上的缺陷,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他告诉记者,在上学期间,因自己身体方面的缺陷,难免会有一些同学投来异样的眼光,以致他当时性格比较内向。初中毕业后,他到广东谋生,随着接触的人群逐渐增多,他才从内向的世界里走出来。
2011年9月,熊东才翻看网络论坛时,看到来宾一爱心群体发布的一条求助帖子:来宾市兴宾区七洞乡一名五岁多的小女孩跟随父母做工时,不慎被牛车碾轧,损害到膀胱,无法排尿,动过几次手术也未能好转,家里因此陷入困境。“我身体上有缺陷,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都想帮助他们。”熊东才告诉记者,当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700元,但他还是给小女孩捐了几百元。
从那以后,熊东才便与几个朋友商量,决定建立一个QQ群,关注这类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发动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予帮助。
2、帮人脱困,事先须核实真实情况
2012年9月,象州爱心公益群正式建立,象州县中平镇的一名残疾妇女成为公益群帮助的第一个对象。“当时这名妇女的丈夫去世,留下身有残疾的她和一名13岁的男孩,家庭生活极为困难。”熊东才告诉记者,公益群的群友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共筹集800元及电风扇等电器送到了该名妇女家中。此外,熊东才还把其家庭状况传到网上,引起网友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如今该名妇女的家庭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网络对爱心事业的推动,让熊东才认识到求助对象真实的重要性,这决定到爱心群的长久发展。他告诉记者,每当发现有求助信息时,爱心群的管理人员都会对求助对象的家庭状况进行细致深入地核查,在确认的确需要帮助后,才会在群内发动大家帮忙。
3、两次善举,让爱心公益群名声更响
真正让象州爱心公益群在象州县广为人知的,主要是以下两件事。
象州县运江镇铜盆村委上铜盆村的特困户覃顺有患有肺病,无钱医治后无法劳作,妻子见此常年不归,家里的房屋成了危房。2015年7月,象州爱心公益群得知此事后,发起帮助覃顺有建房的爱心行动,共有367名网友捐钱献物。除了捐赠建材外,现金捐款达4.2万余元。2016年1月12日,在爱心公益群的帮助下,覃顺有的新房建成入住。
2015年10月2日晚,象州县25岁的周女士惨遭车祸致右小腿当场折断,经医院数日抢救,仍未能脱离生命危险。由于周女士失血严重,医院的血库一度告急。10月5日,象州爱心公益群网友知悉此事后,立即发起了向周女士献血的倡议,29名网友自发集合,于10月6日上午自驾前往柳州,到周女士接受救治的医院献血。经检测,当天有22名符合要求的网友共献血7400毫升。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象州爱心公益群“携手慈善,与爱同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理念广受好评,公益群也由最初的二十多人,发展到如今的614人。谈及爱心公益群的发展壮大,群成员廖本鹏是这么说的:“他(熊东才)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只会一心干实事,因此我们愿意跟他做爱心事业。”
有意思的是,记者采访结束时,熊东才不忘给自己的爱心公益群打一番广告:“只要你有爱心,无论你是哪里人,何种身份,都可以加入我们。”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颜强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