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预付卡过期就作废?错,余额必须退还!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3月13日,广西消委会举行了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品质消费·美好生活”维权主题座谈会。自治区工商局、广西消委会、律师志愿者代表等先后围绕消费维权工作进行发言,对广西消费者维权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及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1、消保条例给预付卡设限

蒋女士是一名爱美人士,两年前在某美容机构办理了一张预付卡。“存入的数额越大,享受的折扣越低”,蒋女士说,她存入了一万元后,面部护理的某个套餐就相当于半价。办卡后,蒋女士因各种原因只使用了一次,卡里余额一直没有使用。2017年,当她想退还卡内余额时,店方表示不能退。

自治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学军表示,新修订的《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消保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有了“消保条例”,消费者遇到的类似蒋女士情况就好解决了。按照消保条例的规定,首先,预付卡的金额有了限定,商家不能想收多少就收多少;第二,预付卡上的剩下额度,必须是可退的;另外,为了防范一些企业刚成立就通过预付卡“圈钱”跑路的情况,消保条例还规定,企业必须在登记核准后半年以上才能开通办理预付卡的限制条件。

冯学军介绍,2017年,全区工商系统受理消费者诉求153751件,投诉举报2255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054.55万元,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12600件,案值8535.81万元。

▲图片来源网络


2、汽车消费领域被投诉最多

自治区人大法工委主任、广西消委会副主任顾忠东称,在修订消保条例的过程中,他们也进行了调研,发现广西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也有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一是涉及大宗消费品、跨区域消费和各种新型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事件呈上升趋势。比如消费纠纷从一般的日用消费品质量问题扩大到商品房、家政、养老、健身、非学历培训教育以及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群体投诉越来越多,维权难度越来越大。二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电视、电话、邮购等营销方式的兴起,使得消费关系更加复杂化,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带来的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日益凸显。

有的市民还遇到网上跨区域消费的维权问题,对此,广西消委会秘书长陈继辉建议,涉及价格问题的,消费者可向价格监管部门投诉,同时也可向消委会举报。网上跨区域消费维权,确实有现实操作难度,比如共享单车的押金拿不回,因企业是本身不在广西,广西消委会在接到市民反馈后,也只能将情况反馈到中消委,由中消委会通过约谈等方式进行整治。

就目前消费者投诉的情况来看,陈继辉表示,洗车消费、日用百货、食品安全(主要是网络销售食品)等高居消费者投诉的前三位,汽车消费投诉主要是消费者被强制购买保险、配件、加价,不能按时提车等问题。为此,顾忠东表示,广西在修订消保条例时,参考了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对汽车消费做出了具体的规范,比如禁止捆绑销售。此外,还放宽了可以整车更换或者退货的条件,消费者的权益保障范围比国家三包范围还要宽泛。


请分享你的消费维权故事
网上淘到的宝贝有问题,你如何跟卖家“较真”?生活里“买买买”,遭遇各种“套路”时,你如何跟商家斗智斗勇?日常消费中遇到了各种“坑”,你怎样去“踏平”?

转眼又是一年一度的“3·15”,请把你的消费维权故事说出来吧,把你的维权经验同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阳光、放心的消费环境。来,快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大家等你一吐为快。

●热线电话:0771-5690127
●QQ交流群:157533974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李俭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