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3月1日
地点:广西公安边防总队
天气:多云
尤里,全名尤里·霍洛博夫,来自乌克兰,是联利团防暴队协调办公室的专职顾问,一米八几的个头,健硕的体格,光秃秃的圆脑门锃亮,由于平日里不苟言笑,工作作风严谨,人送外号——“恐怖的尤里”。作为分队长,我与尤里接触机会较多,觉得说他恐怖夸张了些,但在他的身上,的确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有的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一次开展演练,我们极其专业的部署、精良的装备、畅通的联络、迅捷的反应,让一向吝惜赞美之词的尤里也赞叹不已,甚至给出了“最好中的最好”这样的评价,这不禁让我们有点飘飘然。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尤里就找到了“茬”——恰恰就是在我们精心制作、引以为豪的彩色3D兵力部署地形图上。尤里指着一个圆形的图标问:“这个代表什么?”“防撞桶。”我回答。尤里抬头四处寻找一圈,又问:“在哪?我怎么没看到?”我只好老实地回答:“那个设置起来比较麻烦,由于是演练我们就没带,如果是实际驻守我们就会设置。”尤里的脸色变得不好看了:“既然是部署图,那么图上有的东西就应该实际存在,没有的就是没有,不能够以不是实战为借口,演练就要当作实际任务来执行。”
一次,我们接到任务,到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泛非大厦进行定点驻守。我们不敢怠慢,做了充分准备,提前到达目的地,部署人员、设置岗位、配置装备,一切打点完毕。我看看时间还比较充裕,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准备工作就绪,心想着主动去给“领导”汇报一下吧。于是,我”噔噔噔”地跑上尤里的办公室,敲开门一看——尤里不在。同办公室的顾问阿特告诉我,几分钟前尤里刚出门,我心里暗暗觉得不妙,赶紧跑回指挥所。果然,尤里正在这里检查,看到我来,他很严肃地问:“你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在指挥位置上?”我赶紧解释:“霍洛博夫先生,我刚才去你办公室找你报告准备情况,正好和你走岔了。”尤里摇摇头:“这不是理由,一名指挥员,就应该在他的位置上,来了解情况是我的任务,你的任务是负责这里的指挥,不是去向谁报告,否则,出现突发情况,谁给你的队员下指令呢?”一番话说得我哑口无言,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个教训。
当然,随着任务的进行,我们越来越熟悉联合国的工作与思维模式,表现得也越来越专业,尤里再“挑剔”,也找不出什么毛病了。“恐怖的尤里”在我们的眼中也不再恐怖,反倒是他的认真与严谨,让我们都觉得这位老兄有几分可爱,他也逐渐成为了防暴队员们的好朋友。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苏子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