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国早报》策划了“今日我当班”活动,由不同的记者体验各行各业工作的酸甜苦辣。本次出镜的记者是邹财麟。3月15日上午,他来到兴宁派出所,体验了一把基层派出所民警的一天。
看哥帅不帅?
▲记者穿上协警制服,社区民警金彩明帮整理服装。
15日上午9时,穿着协警制服的记者才刚走下办公楼,一女子就拿着封信件走过来问:“警察同志,我要开个证明。”
记者接过信件愣了一下,心想:“民警的工作还包括这个?该怎么处理?今天的体验不会成为‘开具奇葩证明’的案例吧!”
此时,社区民警金彩明拿过信件打开后发现是一个公函,解释称需派出所开具对方单位需要的个人身份、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信息的回复,操作很简单,由值班室专门民警办理。
▲记者和金彩明在辖区中巡逻。
在这个岗位上,金彩明已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共和路、北宁路、朝阳广场和周边居民区、单位都是他的辖区,被大家称呼为“金叔”。
▲在出租房内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将宣传资料留给楼管人员。
▲到辖区旅馆检查实名制登记情况。
15日上午,朝阳广场很吵,至少有十个大喇叭在播放舞曲跳广场舞,兴宁派出所恰好接到附近学校投诉喇叭影响学生上课。
起初,记者走过去用温柔语气进行劝导,也许喇叭声音盖过记者声音,舞团的几个人均不理会。
后来,记者发现,劝导前一定要把眼神锁定在喇叭前的领舞身上,这样才会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为接下来的劝导建立主导作用。
但在沟通时,更要把握好分寸,说清广场并非禁止跳舞,而是要把音量调小。
▲“阿姨,音乐声小一点,正常休闲运动的同时不要影响他人。”
巡逻途中,记者途经泗壕塘宿舍区,就听到不少人向金彩明打招呼,金彩明问其中一名老人:“上次你反映附近有块空地脏乱的问题解决没有,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原来,辖区居民和社区民警都成了老熟人,辖区有什么新鲜事,民警总是最先知道,也是最新警情的宣传口。
当天,记者与金彩明还带着广西公安机关部署严打整治暨“神剑三号”专项行动的宣传资料,来到几个人口流动较大的居民区分发。
▲记者在小区内粘贴海报。
▲记者用警务专用手机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
在体验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把一份居民户口本送到北宁路的李女士手中。
▲到李女士家中送户口本。
据了解,李女士的小孩7岁,过去因为许多特殊原因一直未上户口。金彩明获悉情况后,从去年下旬开始不停地往李女士家里跑,帮小朋友采集DNA,做详尽的家庭调查,根据现有政策想办法解决户口问题。
金彩明将户口本送给李女士后,还不忘提醒:“北宁路属于人民东小学的学区,过段时间就开始入学摸底,千万别错过。”
▲记者结束当日体验,与“老金”合影。
结束巡逻工作后,记者终于理解为什么每个小区门口都会挂着社区民警的照片和联络方式了。
社区民警的工作琐碎繁杂,不像刑侦部门那样刺激,但他们就像社区的一个个大管家,不仅要防治许多治安问题的发生,还要跟辖区居民保持紧密的关系。
此外,民警工作时不苟言笑,亦是为了让辖区居民们生活中总能带着笑容。
这次的体验大家看得过不过瘾?其实,我们的记者还在不同的岗位体验不同的角色,一起期待他们接下来的表现吧~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邹财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