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车入户。入户车辆的查验工作,也成了确保车辆安全上路的头道关卡。在汽车改装、拼装技术发展的今天,车管部门查验人员如何练就火眼金睛,快速和准确地识别出问题车辆?查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疑难杂症?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3月19日上午走进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北湖工作站,进行了一番体验。
上岗:今天记者学验车
在工作站民警一番岗前教导后,记者换上工作服,背着查验包,手持验车资料,跟随北湖站负责人岑蓓一起走进车辆查验区。
周一车辆正是车辆登记入户的高峰期,在查验区内,已有数十辆机动车在排队等候查验。几名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工作着,一会打开汽车引擎盖用电筒检查,一会下蹲劈叉钻车底比对发动机号。
在熟悉了车辆查验的整个过程后,记者体验正式开始。等候查验的,是一辆崭新的五菱轻型普通货车。
验车:“化妆镜”有大用场
按照查验的流程,首先要对车辆车架号进行仔细核对。记者通过肉眼观察,确认车身的车架号数字对比无误,准备进入到下一项工作。没想到,在一旁指导的岑蓓上前阻止:“验车哪能这么简单?虽然是新车,但还是得再仔细查看这组号码有没有被打磨、涂改过。”她说完,从查验包里拿出一面镜子。
“验车还要用化妆镜?”记者十分不解。
原来,这可不是一般的化妆镜。只见岑蓓拉长镜子的伸缩杆,把镜子沿着车壁伸进车身,查看其内部结构。光照不到的地方,要借着手电筒细看。她边查看边解释说,这一步不仅要比对数字号码,还要检查车架号的金属配件是否整块进行过焊接或改装。
“别小看这样一个小环节,其实在查验过程中非常重要!”见记者好奇,岑蓓继续介绍说,简单地查看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只有通过看车辆构造才能看出端倪:如果发现车架号有打磨、喷漆更改的情况,车辆很可能涉嫌盗抢。
据介绍,在去年的查验过程中,该站共查获非法拼装及被盗抢嫌疑车8辆、在逃人员3人、假牌假证73份。
好难:双膝跪地钻车底
在查验车过程中,难度最大当属查验发动机号码。
“由于每辆车发动机号码所处的位置不同,检验的难度也不一样。”据了解,发动机号的打刻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设置在车底,有的设置在轮胎结构上,还有的设置在引擎盖内,难度更大的甚至需要拆开部分车辆零件才能够进行查验。
“你来试试,我教你怎么查看这辆车的发动机号码。”岑蓓刚说完,就把手电筒递给记者。这辆五菱轻型普通货车的发动机号码打刻在车底,记者只能屈膝跪在地上,上半身钻入车底,仔细核对发动机号。
“这车的发动机号码设置得太隐蔽了吧?这多不容易查看啊。”记者很困惑。这一番体验下来,钻入车底的整个动作要1分钟以上,裤腿上不可避免地沾满了泥垢。
据介绍,像这样的动作,站点的工作人员每天要重复上百次。工作一天下来,他们的衣服上满是泥垢、油污。遇到酷暑天,汽车温度能超过60℃,工作人员全身衣服湿透是常事。
记者王艳群趴在地上,查看货车的发动机号。 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摄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王艳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