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钦州市钦江青年水闸上游水浸洞村,有鱼塘水体变黑,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情况,黑色水体还流入当地饮用水源钦江。3月24日,记者从钦州市钦北区有关部门获悉,3月18日清晨,钦北片区突降大雨,携带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物质的雨水汇入鱼塘,造成鱼类缺氧死亡。目前,死鱼已被全部打捞上来处理,有关部门对鱼塘外排水口也进行了截流,防止鱼塘水外流入钦江。
鱼塘水体变黑,鱼类大量死亡
杨先生是钦北区青塘镇人。两年前,他到钦北区长田街道办水浸洞村承包鱼塘,养殖黑皖鱼、罗非鱼等。3月18日,一场大雨之后,50多亩鱼塘里的水慢慢变黑,塘内的鱼不停浮头,当天下午开始大量死亡。
▲工作人员在打捞鱼塘死鱼。
“看着辛辛苦苦养大的鱼慢慢死掉,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杨先生告诉南国早报记者,水体变黑的原因他也不清楚,随后,他向长田街道办以及钦北区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环保和水利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过来抽取水样进行调查。
杨先生说,一天之后,鱼塘边白花花一片,漂浮着大大小小的死鱼,初步估算死掉的鱼超1万公斤。
3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杨先生的鱼塘处,只见鱼塘的水体呈黑色,水面还漂浮着一些死鱼,周边充斥着浓浓的腥臭味,鱼塘排水口在钦江旁边,目前已被泥土堵上。
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物质汇入鱼塘
长田街道办工作人员说,接到群众反映后,钦州市环保、水利、市政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合处置工作组,到现场进行核查和处理。经环保专业技术人员抽取鱼塘水体进行检测,水中无含农药等污染物。
根据水质监测和死亡鱼类体征分析,造成此次鱼类死亡的原因是,从2017年入冬以来到2018年开春,钦州市没有下过大雨,3月18日清晨,钦北片区突降大雨,短时间内,鱼塘周边及上游水系区域携带有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的物质和地面杂质等的雨水集中汇入鱼塘,造成鱼塘水体溶解氧严重不足,鱼类缺氧死亡。
连夜打捞死鱼并截流排水口
3月22日,钦北区环保、综合执法、水产畜牧、水利、卫计、疾控、食药监管、公安、消防、街道办等部门,以及钦州市环保、水利、市政等部门连夜打捞鱼塘的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
由于鱼塘排水口直接汇入饮用水源的钦江,22日晚,工作人员还对该鱼塘外排水口进行截流,防止鱼塘水外流入钦江。目前,钦江水源没有受到污染影响。
下一步,工作人员将对截流后滞留鱼塘的水体全部抽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同时,继续组织环保等部门加强对鱼塘及周边水域的水质监测和检测,对上游非法排水的企业进行排查关停,并聘请自治区有关环保专家到钦州进行指导,以防钦江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钟小启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