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中国水周期间,南宁全民节水渐成风气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节水意识如何?主管部门在节水方面的宣传,是否奏效?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南宁市部分公共场所(高校、公园、居民小区等),发现近年来市民的节水意识有了较大提升:以前不少人打开水龙头,很少顾及旁人是否被水花溅到;有时水龙头坏了,没人理,水白白流走。如今,随着节水工具的广泛使用,节水宣传深入铺开,节水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

公园
公厕装备升级 处处提醒节水

3月26日下午2时,记者在南宁市滨湖路上看到,一座公厕外墙被一层绿植覆盖着,像是披上了一件“绿衣”,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厕所内干净整洁。“节约一滴水、奉献一份情”的温馨提示语贴在墙上。

该公厕一名保洁员称,他在这里工作的这几年,没有看到特别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把水开得很大,一直让水流着的情况基本没有。

记者在南湖公园的厕所看到,里面环境干净整洁,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的标语张贴在墙上,处处提醒着大家要节约用水。

南湖公园园容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的厕所给人印象是脏乱差,污水横流,现在的厕所已经被打造成示范性公厕了。公园的厕所装置,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滴水桶到脚踏式、感应冲水,水龙头已更新了几代。从出水量就可以看出,以前滴水桶的水全天滴着,水装满桶就自动倒入沟槽,这水一滴一滴流下来,长期以往也是一种浪费,到后来脚踏式出水,水箱坏了,水无节制流;如今,每次对冲水设置的升级,也是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的体现。

南湖公园公厕的墙上,贴着节约用水的宣传语。

高校
拧开水龙头 主动调流量

3月26日下午6时,记者来到广西大学碧湖苑餐厅,此时正是学生用餐高峰期。记者在饭堂外面的洗手池看到,不少学生从餐厅里出来洗手。一名男生打开水龙头时,出水量比较大,他立即调小水量,洗完手后立即关阀离开水池。

饭堂内,也有两个洗手池,洗手池上方贴着“节约用水,珍惜我们的水源”的字样。由于水池靠近餐盘分类区,同学们放好餐盘后,手容易脏,因此使用水龙头的人比外面的多。在记者观察的时间里,大部分学生是开适量的水洗手,整个过程就几秒钟。也有同学打开水龙水后,担心水龙头不太卫生,先是用水给水龙头“洗洗澡”,然后才接着洗手。还有的同学洗完手后,洗脸擦嘴,完成所有清洁过程将近40秒。

在广西师范学院明秀校区,学校饭堂几年前开始使用公共餐盘后,学生使用自己的餐具比较少,因此水龙头使用的次数也相对较少。记者采访发现,一女生清洗自己用餐后的餐具时,她先打开水龙头快速简单冲洗一遍后立即关水,然后用洗碗布清洗一遍餐具,再开水龙水彻底冲洗干净。在这过程中,女生只在需要用水时才开水龙头,节省了擦洗餐具期间的用水量。

很多学生表示,在学校里,大家基本不会太浪费水,节约用水已渐成大家的共识,“再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水会溅到别的同学,此举太冒失,会遭人反感”。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校绿化覆盖率达到66%,其中绿化带面积2.3万平方米,草坪面积12.4万平方米。这么多的绿化植物,平时浇水喷淋需要不少水资源,为节约用水,学校自有妙招。

秘密就在学校的湖里。该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黄富佳说:“我们在基建安排和建学生宿舍时,设有两套管道系统,一套是污水管道外排系统,一套是雨水收集系统,把屋面、路面的雨水收集到鱼塘,保证鱼塘里有水,以供平时的绿化喷淋。”


小区
节水各有妙招 循环用水好处多

裕丰·英伦小区是南宁市一个绿色建筑小区。在该小区的南门出口旁的绿地下,铺设了5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回用池。如果天降大雨,小区部分雨水将流入池内,经过滤后,一部分干净的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一部分则留在池内,天气干燥时,池内水分蒸发,可为地表植被提供水分。回用池同时还设置了水泵,池内的水也可抽出来直接灌溉植被。

不仅如此,节水项目还在该小区的北门广场及环小区道路上,设置了52平方米的生物滞留池和148平方米的生物滞留带,上面种满了花。雨水被收集后汇入滞留池,既实现雨水净化回收再利用,减小了市政排水压力,也让小区原有的建筑景观更融合。

该小区业委会主任杨先生表示,通过海绵式改造,小区可实现雨水的蓄积和循环使用。灌溉南门这片绿地,不需要用自来水,既降低小区用水能耗,也美化了环境,一举两得。

▲新兴苑小区经过海绵式改造后,可实现雨水的蓄积和循环使用。


效果
部门多方宣传 节水意识提升

记者在望州南社区采访时,发现很多居民家中的自来水都是“一水多用”:“拖地的水可以拿来浇花”“洗菜水可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洗碗”……望州南社区是南宁市的一个老社区,常住居民2000多户,不少家庭多年来一直沿用非节水型器具,用水浪费现象比较普遍。近年前,南宁市节水办开展节水进社区活动,免费给百姓家里换装了节水龙头,每个月的水费少了,大家得到了实惠,不少居民成为了义务节水宣传员。

广西民族大学安装了人体自动感控节水器具后,每日节水2100立方米左右;南宁二中、南宁市衡阳路小学、南宁市第十八中学、广西艺术学院等单位对长流水的卫生器具进行了改造,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用事业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宁市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通过节水漫画征集、组织参观水厂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宣传节水,提高市民爱水惜水节水意识。今年1月,南宁市通过去年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有6个小区获得“广西节水型居民小区”称号。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阮萃 徐庆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