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什么结籽高又高咧?哎高又高……”在嘹亮的歌声中,由南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办、南宁市逸夫小学承办的“歌唱三月三 品味壮家情——2018年 ‘壮族三月三’千人壮娃歌圩暨‘民族团结’”活动拉开了帷幕。2018年4月17日上午,在南宁市逸夫小学的活动现场,数千名身着民族服装的壮家娃娃在这一天乐开了花,欢歌声、笑语声、歌舞声、铜鼓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青秀区政府副调研员杨华龙、青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梁作宁、青秀区教育局副书记王晓云以及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们一同参与了现场的活动。
开场节目《鼓乐庆丰收》。
来自尼泊尔留学生表演的舞蹈。
学生表演的节目《印象花山》。
在一阵阵轰天响地的鼓乐声中,孩子们挥动着律动的鼓棒、唱着嘹亮的山歌、跳起灵动的舞蹈,将现场活动推向第一个高潮。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时候,更大的惊喜出现了;一阵阵嘹亮悦耳的歌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好似从远处的山边传来;这歌声时而空灵婉转、时而激情澎湃,让人仿佛有一种走进了壮家村寨的感觉。随着这灵动悦耳的歌声进入我们眼帘的正是第三代刘三姐传人唐佩珠老师。唐老师通过她的声音,让刘三姐的形象跃然于现场之中,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将现场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南宁市逸夫小学校领导与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领导师生合影。
青秀区政府副调研员杨华龙、青秀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梁作宁、青秀区教育局副书记王晓云与逸夫小学师生合影。
在接下来的表演中,六年级的孩子们捧着绣球、吹着竹笙拉开了各年级表演的序幕。四年级同学们呈现的是一幅壮家儿女赶歌圩的场景,他们在原野里追着美丽的云霞、采摘蘑菇、欢乐舞蹈,唱着歌跳着舞,为即将到来的歌圩做准备。为了准备三月三传统的美食油茶,三年级同学们扮演的一群畲族小姑娘趁着晨光、举着箩筐,穿着凤凰装,相约去采茶。一年级同学们是第一次参加三月三活动,可他们扮演的小牛可是活灵活现,通过舞蹈,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牛在青草地上玩耍嬉戏的样子表现得淋淋尽致。在本次三月三活动中,二年级的同学们通过情景重现与交换的方式,重现了花山岩画的前世今生,呼吁我们守护历史、守护民族瑰宝、守护花山岩画。壮族三月三不仅仅是传统的歌圩,还是各族人民庆丰收的日子,五年级的同学们挑着各种丰收的果蔬,跳着舞、唱着歌,与现场的所有嘉宾共庆丰收。除此以外,来自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们也为我们带来了具有尼泊尔特色的舞蹈,他们的热情带动了现场的观众,让现场的观众随着轻快的音乐翩翩起舞。
唐佩珠老师深情演绎《盘歌》。
同学们与留学生共享美食。
学校舞蹈队同学的风采。
通过开展“歌唱三月三 品味壮家情——2018年 ‘壮族三月三’千人壮娃歌圩暨‘民族团结’”活动,不但传承了壮族的传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文化,同时还大力地促进了民族的和谐与共融。这不仅是在现实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