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理财平台高息利诱,近百老人投资450余万元,到期却无法退本金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广西汇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鼎公司)自称是一家金融融资理财平台,通过摆摊设点高息引诱,吸收了近百人(多为老年人)的投资款数百万元。

然而,约定一年投资期届满后,不少投资者无法按约获退本金,于是投诉。工商部门介入后,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拒不配合调查。

投资当场兑现利息

去年5月26日,何老汉路过柳州市连塘路90号-3号门面,遇到汇鼎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派发宣传单。对方自称是一家资产管理、中小微企业贷款为主营业务的第三方金融融资理财平台,推出1万、5万、10万、30万元以上四档“轻松理财产品”,年利率分别为15%、15.6%、16.2%和18%。

何看到,该公司门面内,不少老人分别交了1万至数万元不等的投资款,工作人员当场与这些老人签约,且马上按上述约定提前支付利息。

何禁不住诱惑,决定投资1万元,当场签订一份由对方提供的三方“个人借款与咨询服务协议”:何作为甲方系出借人,借款人作为乙方是上海九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脉公司),汇鼎公司作为丙方自称“融资服务平台”,借款作为“企业周转”项目,约定借款期限从2017年5月26日至2018年5月25日止,年利率15%,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

协议签订后,何从银行卡支付了1万元,汇鼎公司马上依约支付1500元“利息”。

到期没退本金引投诉

今年5月26日,到了约定的“一次性归还本金”时间,汇鼎公司并没有履行协议约定退还本金。何多次前往交涉,均未果。其间,何发现与他有同样遭遇的老人不少,遂向东门工商所投诉。

工商部门接到投诉后,三次通知汇鼎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到工商部门配合调查。但至今一个月过去了,陈某拒不配合。之后,工商部门还发现,汇鼎公司搬离了原登记住所连塘路90号-3号门面,不知去向。几经查找后,工商部门得知汇鼎公司搬至时代商厦501室,决定前往了解情况。

涉77人共450多万元

7月19日上午10时许,记者随东门工商所执法人员来到时代商厦501室。此时,大门紧闭,有两个老人在守候。经了解得知,他们是汇鼎公司的“投资人”,是过来追问公司何时兑现“一次性还本”。过了一会儿,一名女子过来开门。

经核实,她系汇鼎公司员工林某。执法人员进一步了解得知,汇鼎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是浙江省象山县人,他平时极少在柳州,由10多名员工在该处轮流“值班”。林某介绍,汇鼎公司于2016年12月成立后,在柳州街头、小区或菜市,通过摆摊设点宣传其年利率15%至18%不等的“理财产品”,吸收了近百名投资者(大多为老人),员工中也有5人参与投资(涉及金额60多万元,她本人就投了10多万元)。后来,陈某陆续退还部分投资款,截至当天,仍有77名投资者共450多万元投资款尚未清偿,陈某一直承诺在“筹款”。

当执法人员问及余款是否能清理时,林某表示,她无法答复,主要是等待陈某发钱。因为公司还欠员工的工资,他们几个员工目前是自发“值班”。

执法人员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求林某通知陈某尽快到工商部门配合调查;二是以公司名义张贴告示,告知投资人处理善后相关事宜;三是及时到行政审批局办理公司住所变更手续,否则将依法处罚。之后,执法人员调取了汇鼎公司营业执照等相关材料。

管理部门将协调处理

根据当天现场调查情况,东门工商所负责人表示,汇鼎公司的行为疑似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但由于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有“投资管理”一项,这是否意味着许可其吸收公众存款,他们一时难以定性,建议记者前往柳州市金融办咨询。

记者随后从柳州市金融办了解得知,无论汇鼎公司还是九脉公司,营业执照获批的经营范围,并不意味着其获得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许可。汇鼎公司及九脉公司通过散发传单及摆摊设点途径,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77人共吸收450多万资金的行为,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

作为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金融办有关人士还表示,他们没有相应的执法权,但他们可以协调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来源丨南国今报 记者王缉宁


欢迎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APP报料:点击早报APP“报料”,即刻报料。电话报料:0771-5690127。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发放稿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