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一起备受关注的非法生产销售成品油案在柳州开庭审理,9名被告人出庭受审。 这起案件的侦破,源于2016年8月柳州警方收到的一条线报,说有人在柳北区一带大肆兜售来路不明的成品油,价格非常便宜。柳州警方对此高度关注,立即就此展开了侦查。
这是一辆涉嫌运输非法成品油的油罐车,接到线报后,办案民警已经多次对这辆车进行了跟踪。
车子是从他们自己 私人的油库里面调好油 然后装车准备送给客户 客户问他要油。
油罐车先是开到了柳州市柳北区长塘镇的一个工地,随后,一名男子从车上下来,打电话叫人来接油。
很快,油罐车就完成交易离开现场,继续前往下一个交易地点。通过大量摸排,民警掌握到这伙人在柳州市有两个大型油库,涉嫌非法储存、勾兑成品油。为避免打草惊蛇,民警决定兵分几路,并运用无人侦察机,紧紧盯着这两个油库和这些运送油品的油罐车。
据警方观察统计,这个犯罪团伙有二十多辆油罐车,往来的地方很多,经过他们调配后的非法成品油被送往柳城、来宾、河池等多个县市,最远的甚至送到了贵州省。办案民警还发现,他们所进的油都来自广东方向,于是立即赶到广东进行调查。经过连续几个月艰苦细致的排查,最终摸清了以郭某为首的整个犯罪团伙的脉络。2017年1月12号,警方决定收网。
走私油品指标超标 腐蚀车辆造成环境污染
在收网行动中,专案组在广东、广西宜州、柳州等地共抓获涉案成员14人。根据查获的账本统计,这个海油走私团伙在短短5个多月的时间里,资金流水就达到了1.5亿元人民币。案件侦破后,警方委托中石化柳州分公司对缴获的海油进行了封存,并抽样检测。
中石化柳州分公司数质科 科长 陈志冲:
我们共抽了8批油样,不合格的主要是油品的闪点,第二个是油品的硫含量,第三个是油品的酸度。这些指标当中,都远远高于国家的规定指标,有一些甚至超了好几十倍。
根据监测结果,这些走私海油不仅会对会对车辆发动机造成腐蚀,降低发动机使用寿命,还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
九名被告人出庭受审
案件告破后,柳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了公诉。昨天(24号)上午,涉案的9名被告人在柳州柳北区人民法院出庭受审。
公诉机关指控, 2016年3月起,被告人郭某在没有取得《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等资质证书情况下,伙同被告人黄某、李某等人,聘请其他5名被告人等人,私自向柳州市区及柳城、象州等周边县城的个体加油站、石场经营户,销售汽油、柴油以及掺杂、冲兑过的柴油。
公诉机关建议以两项罪名追究刑责
2016年6月,被告人郭某购买了广西恩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97%的股份,开始以公司的名义对外非法销售成品油。截止到案发,这家公司共销售0号柴油3.2万多吨,涉案金额1.58亿多元,其中包括1.3万多吨掺杂、冲兑过的柴油共计6500万多元。此外,广西恩泽公司还销售93号汽油4500多吨,涉案金额2494万多元。公诉机关认为,九名被告人的行为均已触犯我国刑法。
公诉人: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买卖物品成品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均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
公诉人指出, 除了非法经营罪,多名被告人还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公诉人:故意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向他人销售不合格的成品油。均应当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案情重大,法官没有当庭对这起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案件将择日宣判。
(完整视频↓↓↓)
来源 | 柳州电视台 林忆 刘雪峰 兰钰烨 陈三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