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央视两次聚焦南宁礼让斑马线!全市严查不礼让,电子警察抓拍约三成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2017年6月和11月,中央电视台两次聚焦南宁“礼让斑马线”,褒扬文明出行良好风气。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南宁人大力倡导“礼让斑马线”活动,用行动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些来南宁出差、游玩的外地朋友感慨道:“礼让斑马线”是南宁最美的风景线之一。

 


▲5月14日上午,在南宁市蒲津路五圣宫路段斑马线上,一轿车不礼让,撞伤一名老人。 视频截图

 

1.现象:文明礼让出行蔚然成风

据了解,2012 年,南宁市正式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南宁市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率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公务员和公车驾驶人存在的包括不礼让斑马线行人在内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除由公安交警部门严格依法实施处罚外,同时抄告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由纪检监察部门督促车属单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内部批评教育及问责处理。据统计,

2013 年以来,交警部门共抄告公务车辆交通违法 1.1 万起,全市公务车辆交通违法下降逾30%,礼让斑马线、文明守法出行逐渐成为自觉行动。

此外,南宁市公交车和出租车驾驶人全部签订文明礼让责任状,并把相关要求融入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内容,由所在企业日常管理,实现公交车、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员对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交车、出租车行业的带动影响下,南宁市“礼让斑马线”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2015 年底,南宁市发起了“我礼让 我自豪”公益行动,开启了“礼让斑马线”升级模式,并提出“五个礼让”新主张,即斑马线前讲
礼让、行车会车讲礼让、有序排队讲礼让、乘坐公交讲礼让、乘坐电梯讲礼让,通过开展“礼让斑马线,你我齐参与”“桂 A 闪光辉”和“文明礼让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以及组织驾校准驾人员、文明交通先锋队、青年、社区居民和“4050”人员等在重点时段、路段开展交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其中,文明礼让出行蔚然成风。

2.整治:设立示范路段严查不礼让

如今,南宁的礼让之花已开遍大街小巷。文明之风盛行,光靠引导还远远不够,也源于交通管理部门的整治决心。2013年开始,南宁市交警部门在市区确定了81处文明礼让示范路口、路段,在10个重点路口建立示范人行横道,严查不礼让斑马线的交通违法行为。

2017年以来,交警部门全面升级电子警察系统,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抓拍取证,截至2018年3月底,全市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为6701起,其中电子警察抓拍占29.20%,对违法者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有效遏制了此类违法行为,净化了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2018年以来,南宁市进一步巩固“礼让斑马线”活动成果,坚持专项整治与常态整治相结合,秩序整治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据统计,2018年1月至5月20日,交警部门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13351起。

3.保障:健全斑马线巡查维护机制

进一步规范车辆和行人通行秩序,设施的完善和维护尤为重要。推行“礼让斑马线”活动以来,交警部门先后在全市244个信号灯控路口施划了斑马线;在274所中小学校门前设置了斑马线和减速让行标志;在85处路口路段安装了行人过街信号灯、语音提示器和礼让提示牌;对 476个路口进行了交通渠化改造,在市区45个主要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前置等候区,在161个路口增设了非机动车交通信号灯。

在设施完善和道路得以渠化的基础上,南宁市交警部门还建立、健全了交通安全设施巡查维护机制,定期排查整改不符合标准和设置不科学的斑马线、信号灯等管理设施。据数据统计,2018年1至3月,全市共巡查发现并维护交通标志牌
1251 套,清除、施划交通标线 2105 平方米,更换、安装护栏1708米。

当前,南宁市公交车、出租车礼让率高达 99.7%,私家车礼让率达 80%以上。“礼让斑马线”成为首府文明创建的靓丽新“名片”,活动带动更多的人群参与进来,礼让的文明之风,吹遍邕城大地。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王艳群 通讯员 苏铮列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