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6年已脱贫摘帽的17个贫困村,每个村给予2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发放扶贫贷款2365户共1.1亿元,为贫困户提供发展生产资金保障和获得小额信贷分红780多万元。2017年,贵港市港南区紧盯年内脱贫目标任务,举全区之力,精准施策,实现8个贫困村摘帽、5939名贫困户脱贫。
“港南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目标精准发力,聚焦短板靶向施策,着力打活富民增收组合拳,让更多的贫困户摘贫帽拔穷根,推进乡村振兴。”港南区委书记杨亚俊说道。
▲资料图片
特色产业带动
港南区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注重发挥扶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帮扶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发展,增收脱贫。
自治区“十三五”贫困村新塘镇万福村,贫困人口多、致富项目少。为破解这一难题,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佳润特色水果示范区以“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流转土地650亩种植百香果、火龙果,并以此为主要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村屯及59户贫困户合作社社员种植。
“通过入股、土地流转、务工等形式纳入产业园区的贫困户共25户100人,贫困群众每月工资收入1500至2000元。”该镇党委书记韦武浩、镇长李时维介绍,万福村还将发展集体经济的50万元资金入股该合作社,合作社连续三年每年将4万元分红给村集体,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八塘街道木龙村怡龙特色生态水果示范区,采取“村党支部+村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成立木龙村扶贫产业基地,从示范区内划出120亩土地种植沃柑,并吸纳本村47户贫困户共147人为基地成员,通过分红,增加贫困户和集体经济收入。3月7日下午,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到该示范区调研考察时予以充分肯定。
港南区副区长马明介绍,目前,港南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8家、家庭农场153家、农业龙头企业21家。依托这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2017年,港南区拨付扶持产业中的中央扶贫专项资金共1571万元,带动4664户贫困户种植百香果、火龙果、柑桔为主的特色产业1.2万多亩,饲养特色家禽80.5万羽、牲畜3.2万头,特色产业覆盖率88%,其中脱贫村均发展有3+1个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0%以上。
电商销售助力
港南区将大数据+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积极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打造电商销售平台,把特色农产品引进城市,扩大销售网络,提高产品价格。
成立贵港市首家电商扶贫服务中心。通过搭建电商扶贫平台,多元化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推销和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仅去年5月的香瓜销售旺季,该电商中心就为辖区贫困户网上销售香瓜2.5万公斤,销售金额达20万元。
鼓励群众开办网店。东津镇万垌村村委干部充分发挥熟悉互联网的优势,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和产业优势,建立网上淘宝站。今年以来,为本村12户贫困户网上销售“东津细米”5000公斤,每公斤12元,高出当地市场价两倍以上,实现收入共6万元,户均收入5000元以上。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工程。目前,港南区已有102个行政村建有电子商务服务点,全区62.9%的行政村建有1个电子商务服务点,去年脱贫摘帽的8个贫困村已全部建有电商服务点,实现百香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网络零售。今年以来,该区通过电商销售百香果达600吨,销售额约600万元。
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自治区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办主任甘斌、市委书记李新元到港南考察调研时,对电商扶贫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巩固电商扶贫取得的成果,以布山土货网为基础,依托现代网络优势,不断完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培训服务及大学生和村民创业等服务,切实解决农产品‘难卖’难题,让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增收。”该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幼梅说。
社会力量参与
该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数量多、分布广、人才众的优势,广泛组织动员辖区各类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开展“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行动。
“一帮一联”助力。去年以来,该区共有79个后盾单位,落实帮扶联系人4482人,为民办实事项目850个,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其中,市公安局出资300万元为28户贫困户建造“安居房”,并联系华隆超市为5个挂点扶贫村小学捐赠价值3万元的图书,为28户“安居房”贫困户捐赠28台总价值4.5万元的彩电。
“扶贫车间”带动。该区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形式,把“扶贫车间”建到群众家门口,让贫困群众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节进厂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八塘街道新花村支书致富带头人杨柳其开办衣架厂、木板厂等企业,吸纳28名贫困户进“扶贫车间”上班。目前,该区共有十多家企业(工厂)参与“扶贫车间”活动,提供劳动就业2300多人,其中吸纳贫困群众360多人。
民营企业、商会、协会等社会力量齐参与。桥圩镇党委书记梁焕治、镇长甘海松介绍,今年1月,桥圩镇政府一是组织桥圩羽绒协会、青年扶贫协会捐赠资金5万元和羽绒被(服)1万件给贫困户;二是联合南风化肥厂向225户贫困户发放价值3.6万元的复合肥450包;三是协同广西联通贵港分公司开展爱心送话费活动,累计在23个村为500余户贫困户办理业务并赠送话费、流量6万余元。据了解,去年以来,该区羽绒协会、木业协会和各镇(街道)商会共募捐180万元,建立项目8个,帮扶贫困群众2000多人。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周如雨 通讯员 梁宇 樊盼盼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