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大漠孤烟,广西的海湾碧蓝,泰国的椰林树影……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连接中国西北和西南、中西亚和东南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串联起了通道沿途的国家和城市,各地独特的风景将通道绘制成了一幅广阔壮美的画卷。如今,借助南向通道的建设,沿线省区市正推动旅游合作,市民们也将有机会享受到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交通便利
游客随心游览沙与海
5月25日,在兰州市黄河母亲文化广场上,游人如织。来自南宁的市民周女士正与“黄河母亲”雕像合影。这是周女士第一次来到甘肃。得益于日渐便利的交通,周女士有机会走进了内陆腹地,“和广西的旖旎风光完全不同,西北风景开阔大气,别样精彩”。
甘肃旅游(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丽娟说,甘肃自然生态多元,地理风貌独特;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既有敦煌莫高窟厚重的历史,也有张掖丹霞磅礴的奇景。如今,在南向通道建设的背景下,兰渝铁路开通,再加上南宁-兰州直飞航班的常态化,都为两地市民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出游条件。
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黄河铁桥。
去年以来,无论是到甘肃旅游的游客,还是前往东南亚国家旅游的甘肃市民,数量都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甘肃与广西的互动也愈发频繁。秦丽娟说,甘肃地处内陆,尽管有多种地理风貌,却独独没有海洋。也因此,大海对当地人有极大吸引力。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广西尽管也有优美的海洋风光,但通常只能成为甘肃游客去海南看海行程中的“插曲”,他们在广西停留时间通常不超两天。如今,随着交通便利化,陇桂两地开发了不少互动的旅游线路,比如兰州-北海、兰州-桂林的旅游产品,甘肃游客游玩广西可随心所欲。
火车旅游
旅游产品更多样
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总调度长王大林看来,尽管南向通道是一条物流通道,但在货畅其流的同时,也便利了人们出行,进而促进“人”的交流。“人”的流动能更好地带动各类生产要素流动,从而带动通道沿线的发展。
王大林说,甘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豪迈和辽阔,与广西的漓江山水、洁白沙滩有着很大互补性,都非常令人神往。借助南向通道,将促进多地全域旅游发展,从而实现大漠与大海的对话。作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工作推进组人文旅游小组的成员单位,也希望通过火车,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式的旅游产品。
兰州市黄河边上的标志性雕塑“黄河母亲”旁,游客在观光、留影。
通道建设
开辟旅游市场空间
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火玉龙表示,渝桂黔陇等省区市协同推进南向通道建设,为通道沿线省区市和国家旅游交流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也为开拓我国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旅游市场提供了难得机遇。
下一步,甘肃将联合广西等通道沿线省区市旅游部门和东盟丝路新使者文化旅游联盟,成立南向通道旅游推广联盟。利用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等优势,共同打造西起甘肃、经重庆、贵州、广西至中南半岛国家的国际旅游黄金线路,推出“一程多站”的六大主题旅游线路产品。如“南向通道自驾之旅”策划从兰州出发,途经重庆、贵州、广西至越南、柬埔寨到新加坡的跨国长线自驾精品旅游线路;又如“文化研学之旅”,针对青少年学生,推出以沿线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的研学旅游线路等,通过构建旅游合作机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来源 | 南国早报特派记者 雷倩倩 莫艳萍 伍永志/文 邓华/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