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二线城市出大招开打“抢人大战”,解读“广西战况”更好聚人才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编者按

今年春天的求职季风起云涌,北上广深等地人才纷纷因高房价、高压力而“溢出”,二线城市则释放“送户口”“送房补”等大招开打“抢人大战”。我区以南宁为首的主要城市,也分得一杯羹。这些人才来桂的具体情况如何?“回流”广西的人才,对这一人生选择有着怎样的思考?“抢”回的人才,如何“留”得住?近日,南国早报记者通过多方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为读者解读这一热门话题中的“广西战况”。


近来,上班族“逃离”北上广深,以及武汉重庆等地上演的“抢人大战”现象,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南宁已成为北上广深逃离者喜爱的城市之一,在流入地中名列第六。另据介绍,南宁也在制定新的人才政策,包括探索对技能人才实施人才安家费补贴等,以加大力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现象 来邕人才以广深居多

人才逃离北上广深,近来这个话题很火热。去年8月,艾普大数据通过调取当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数据,发布了“大数据迁徙图”报告,以反映北上广深人群的流向。

这份报告中,南宁被列为北上广深人群流入城市第六名,排在重庆、杭州、成都、厦门和苏州之后。南宁的流入人群来源地,以广州、深圳居多,分别排在广州流出城市的第四名、深圳流出城市的第八名。该报告还称,从整体上来看,逃离人群流入地区以周边潜力城市为主。

在广州做“广漂”的玉林人小张,属于正在谋划“逃离”广州人群的一员。她2009年毕业,大学本科学的是英语,目前在广州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虽然每个月能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资,但她仍觉得很“漂”。

有数据显示,2017年,广州市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四大老城区的住房均价已达每平方米三四万元,较偏远的城区也普遍达到每平方米两万元左右。按小张的收入,仅凭一己之力,在广州置业基本无望。于是,她已回玉林买了一套房子,准备找机会回广西工作。

今年4月,知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发布了一份“2018年春季人才流动报告”。报告称,一线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都非常明显。一方面,人才向北上广深集聚;另一方面,成都、天津、武汉、长沙、杭州等城市的人才供给中,来自北上广深及其他外省地区的求职者比例较多。

在这份报告中,南宁的城市竞争指数排在第35位,人才来源地除南宁本市排在第一名外,深圳排在第二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南宁作为广东相邻省份的省会城市,确实吸引了一部分广深流出的人才。

释疑 “抢人大战”何以发生

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杨鹏认为,逃离北上广深现象主要是由于一线城市的生活乃至生存成本显著上升,已经不是一般人才所能承受得了,必然会出现人才层次分流、人才空间优化的过程,这也为其他城市带来了机会。

一个例子是,今年3月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报告”。报告称,今年春季填写调查表的人群中,有33.2%的白领选择新一线城市,选择一线城市的有32.7%,而选择跳槽到南宁等二线城市的白领则为27.4%。

记者从智联招聘获悉,近一两年来,职位增长量最大的不是一线城市,而是新一线、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这些城市职位增长快,又急需大量人才。比如,在2017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用人单位需求人才数较2016年增长了44%,但求职人才数仅微涨0.45%。

据媒体报道,近一两年来,武汉、成都、杭州等20多个城市纷纷出台人才优惠政策,给人才“送钱”“送户口”,提供“安家费”“租房补贴”“免租办公室”等,掀起“抢人大战”。有的地方甚至召开“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誓师大会”。

杨鹏说,这种现象与过去多年来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人才流失有很大关系。根据去年12月公布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校和部分学科下滑趋势明显,个别高校原有的优势专业在过去10多年间始终面临东部地区“抽血式”的人才争夺压力。在东部地区“建实验室”“给别墅”和大量科研配套的承诺下,西部地区的“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和“杰青”人才呈现规模性流失。

杨鹏认为,各大城市对人才的争夺,是在新时代谋求新发展的长远布局,“任何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撑”。

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说,人才蜂拥前往一线城市,是最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抢人大战”有助于打破资源垄断,优化资源配置。

调查 “人才经”念得好不好

作为首府城市,南宁经常被看作我区政策走向的风向标。有人称,在全国20多个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抢人”时,南宁乃至广西各市却相对“静悄悄”。还有人说,去年深圳就在广西招募人才到基层做干部,广告都已打到区内一些公众号上来了。

其实,我区近年来已出台不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比如,在高级人才方面,去年8月我区集中出台了《广西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广西优秀专家评选管理办法》《广西引进海外人才工作实施办法》等6个文件,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给予每年数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岗位津贴(连给3~5年),给予科研经费配套资金或科研补助,并给予上百万元的安家费(住房补贴),有的还帮解决配偶工作、子女教育等问题。此外,在提高用人单位自主性、调动高校及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的创业创新积极性上,也出台政策予以支持。

去年11月,南宁发布新的户口迁移政策,对在南宁市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各类专业人才,实行“零门槛”入户政策,其共同居住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随迁。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人社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就业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等优待。

但在华蓝智库经济师贺仁飞看来,南宁作为二线城市,从目前已见的政策来看,在抢夺人才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没有大的行动和举措。他认为,虽然人才争夺战是一场持久战,但想要赢得区域竞争的主动性,南宁应该早念“人才经”。

观点 引进人才更要留住用好

如何念好“人才经”?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蒋小勇认为,如果只拼补贴、安家费等“给钱”政策,南宁乃至广西在财力上拼不过区外发达省市。不过,南宁作为首府,有着生活、居住成本不高,空气环境质量好等优势,相对容易取得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在过去多年里,人才往北上广深等城市扎堆,一个出自985和211高校的人才在那里可能“泯然众人”,但在广西可能就是很不错的人才,其获得的资源支持、发展空间和机会就会好很多。现实中,很多区外985和211高校的毕业生正是看到这一优势,才来广西干事业。比如,每年的选调生计划就吸引了大批区外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来桂。

蒋小勇说,人才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优秀人才一个点子、一个念头,就可能带来许多社会经济效益,带来一个领域的成功。有时候,流失一个人才,就流失了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产业。这一特点,在当前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态势下更为明显。他希望全区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能够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把人才当成宝贝,让更多人才“孔雀西南飞”,推动我区社会经济发展。

杨鹏认为,南宁应加强对人才战略的重视程度,必须要有人才大量缺失的紧迫感,适当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现象级政策出来。要加强人才的精准引进,搞清楚人才的缺口和人才的关键需求,把财力、物力效用发挥到最大。同时,要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氛围,让能者上、庸者下,想干事的上、混日子的下,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上,以盘活现有的人才存量,避免出现“引一批、走一批”的现象。

贺仁飞也建议,在引进人才的同时,要重视本土人才,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社会秩序,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关注 南宁或出台大力度政策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自治区层面即将就人才事项召开相关会议,南宁市也在对人才政策进行大梳理、大改革。从去年开始,南宁市委组织部已经牵头,开始制定南宁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行动及相关配套政策。

据介绍,其中就包含《关于支持青年留邕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该措施将结合深圳等城市做法,探索扩大安家费覆盖面,突破只有大学生是人才的传统观念,探索对技能人才也实施人才安家费补贴等支持。

[ 小启 ] 如何“聚才” 请你建言献策

近来,全国20多个城市发布的人才优惠政策引起广泛关注。人才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于南宁乃至广西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你有什么话要说?请拨打电话0771-5690987,或者发送邮件至邮箱 383466387@qq.com,跟我们分享。

[ 相关链接 ]

“抢人大战”有哪些招数

武汉:本科生年薪5万起

2017年6月,武汉发布《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内容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4个方面。当年10月,武汉再次发布升级版政策,提出未来5年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165万平方米大学毕业生租赁房,并确定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专科生最低4万元、本科生最低5万元、硕士生最低6万元、博士生最低8万元。

武汉还提出,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另外,户籍方面政策也有放宽。

郑州:连发3年生活补贴

2017年11月,郑州发布《关于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对新引进落户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三年内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落户后暂未就业或创业的,按上述标准发放6个月的生活补贴。

当地还计划两年内建设2.5万套人才公寓。另外,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首次购买住房的,博士每人补贴10万元,硕士每人补贴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补贴2万元。

长沙: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2017年6月,长沙发布“人才新政22条”,未来5年计划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当地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政策,只要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即可凭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办理落户手续。

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

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新进长沙市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后科研人员,给予10万元生活补贴。 (刘冬莲整理)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 刘冬莲

欢迎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APP报料:点击早报APP“报料”,即刻报料。电话报料:0771-5690127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发放稿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