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推进,钦州在南向通道中的枢纽作用和战略地位越来越凸显,目前已建成3条铁路货运干线、2条客运专线和5条高速公路。“渝桂新”“陇桂新”“蓉欧+”等海铁联运班列汇聚在钦州港出海,西南、中南地区主要节点城市货物通过铁路干线可直达钦州港,一个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正在渐渐形成。
省运距省时间 海铁联运常态运行
6月1日,一辆满载货物的列车准备从钦州港东站发往重庆。据了解,去年9月28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海铁联运常态化班列(北部湾港-重庆),在钦州港东站成功首发。与过去的江海联运通道相比,通过南向通道进出重庆市的货物,运距缩短950公里,时间成本节约12天以上。
“南向通道建设的发展效果显而易见。”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钦州港站站长黄光辉介绍。以钦州港至重庆班列为例,去年 5 月试运行时车次还寥寥无几,去年9月28日正式运行时固定每周发一列,现在调整到每周发三列,而重庆过来的每周是4列。每列可装集装箱约60个。“去年钦州港东站一共发车27列,今年截至5月31日已经发出67列。”
目前,钦州在广西沿海交通主枢纽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钦州港已开通和试运行重庆、成都、兰州、贵阳、昆明等方向的货运列车,建成 3 条铁路货运干线、2条客运专线和5条高速公路,拥有广西沿海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铁路对外通道货物运输能力达到 1 亿吨/年,广西沿海铁路、高速公路在钦州交会,西南、中南地区主要节点城市货物通过铁路干线可直达钦州港。
数百企业落户 货物汇聚保税港区
钦州港和防城港、北海港已整合形成“一轴两翼”布局,各有分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着力把钦州港打造为区域性集装箱干线港,防城港为大宗散货港,北海港为商贸旅游港。
目前,钦州港已开通45条集装箱直航航线、每周60多个班次,覆盖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东及国内沿海等60多个主要港口,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正式启动。全球排名前20的船务公司,就有11家已进驻钦州保税港区开通航线。6月1日,记者在钦州港港口码头看到,一排排集装箱龙门吊高高耸立,远航归来的货船正忙着卸货,装满货物的卡车来回穿行。
“保税港区作为南向通道海铁联运的一个重要的枢纽节点,正在加速融入建设。”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科员徐超然介绍,保税港区先后获批运营整车进口、粮食进口、肉类进口、水果进口等指定口岸,形成航运物流、大宗商品贸易、整车进口、国际商品直销、冷链物流等特色产业,吸引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新加坡太平船务等 400多家中外企业落户,初步建成广西面向东盟、面向国际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提效率降成本 打通信息共享通道
南向通道建设涉及铁路、公路、海路等多式联运,如何实现信息及时共享、提高通关效率,对于通道畅通及降低企业成本至关重要。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向通道建设中主要负责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便利化、经贸大数据以及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等相关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建设启动后,中国-东盟信息港在服务贸易板块的业务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信息平台和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全程物流跟踪、物流电子商务、通关服务、跨境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并最终实现信息服务“一站式”、多式联运“一票制”。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钟小启 胡铁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