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小杨向父亲老杨借钱打了借条,10年间借款共计9.5万元。小杨借钱后分文未还,较真的老杨将儿子告上法院。到了执行阶段,法院查封了小杨名下两套房产,准备拍卖其中一套,小杨这才现身。纠葛了两年多,日前,小杨终于愿意还钱了,老杨却因焦虑、抑郁出现精神问题而住院。
儿子借钱不还 父亲告上法院
老杨刚60岁出头,最近因为焦虑、抑郁住进了医院。在他看来,这都是儿子小杨闹的,因为儿子欠他的钱不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儿子也不例外。”老杨说。
小杨究竟借了老杨多少钱,竟让他如此焦虑?老杨细数,从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小杨以做生意、结婚、买房子等理由,分7次向他借钱共计9.5万元。这些借款,小杨都打了借条。老杨说,他催过儿子还钱,但儿子嘴上说同意还钱,却总是不还。2016年4月,老杨一纸诉状把小杨告上西乡塘区法院,要求小杨还钱。
小杨承认确实向老杨借过钱,但只承认借了7.5万。因为有借条佐证,法院最终认可了老杨的说法。2016年6月,西乡塘区法院一审判决,小杨应归还老杨9.5万元。
法院查封房产 父子争执不下
判决生效后,小杨拒不执行。2016年7月,杨某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向小杨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和曝光预告通知书等法律文书,责令小杨按期还款,但小杨未予理睬。
考虑到两人是父子,执行法官多次联系小杨,试图说服他能主动还款,争取父子和解。但多次联系协商,小杨要么是玩失踪,要么说没钱还。可事实上,小杨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错。
经查控,法官发现小杨名下有两套房产,一套为单位集资房,一套为商品房,法院依法对房产进行了查封。此时,老杨提出执行异议,他称小杨名下这套集资房实际是他出资购买的,应该算他的。而且,他现在就住在这套房内,不应该查封拍卖该房产。小杨则说,他名下的商品房因离婚已经协议归前妻所有,只是尚未办理过户手续,这房子也不能拍卖。父子俩为该拍卖哪套房争执不下,这一争就僵持了一年多。
儿子终于还钱 父亲焦虑住院
执行法官在调查后发现,小杨和妻子离婚是在老杨的案子判决生效后,夫妻俩虽然协商归前妻所有,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该房产依法可以予以拍卖。日前,执行法官决定对小杨名下商品房进行腾迁拍卖,并在该房产所在小区张贴搬迁公告。
直到此时,一直赖着不还钱给父亲的小杨才发现,法院这次要动真格了。为了保住房产,失联已久的小杨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还钱,希望法院停止拍卖自己的房子。
6月20日,小杨表示筹齐了9.5万元。不过,老杨却因为焦虑、抑郁而住进了医院。当天,执行法官和小杨一起来到老杨就医的医院,当着法官的面,小杨将9.5万元转到老杨的银行卡上。
老杨认为,他辛苦了一辈子,儿子和媳妇套他的钱,就是不想让他安度晚年。小杨则抱怨,父亲脑子出现问题,有妄想症,成天说别人想害他。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王斯 通讯员 言银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