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住着楼中楼,却拖欠儿子抚养费不给;她借钱不还,导致父母住的房子被拍卖……6月24日清晨,南宁市西乡塘区法院干警兵分9路,直奔执行现场堵“老赖”,一些人在睡眼惺忪中被堵个正着。
1
住着楼中楼却拒付抚养费
“老赖”父亲被拘留15天
24日清晨6时50分,执行干警赶到刘某的住宅。
法官调查发现,刘某已再婚并育有孩子,开出租有固定收入,在南宁住着楼中楼,完全有支付能力。此前,法院已强制执行过一次,从他手中“挤”出3.9万元。
24日,刘某仍坚称没钱。因明明有能力却拒不履行,他被法院处以15天司法拘留。
2
“老赖”女儿欠钱不还
爹妈住的房子被拍卖
“钱是孩子借的,凭什么让我们搬家!”面对执行法官上门,老颜夫妇态度很强硬。
2014年3月,老颜的女儿颜某,向朋友借款10万元,口头承诺支付高息,两个月后归还。然而这笔钱一直没还。2015年底,法院判决颜某还款10万元,并支付利息。判决生效后,颜某玩起了失踪。
执行法官调查发现,颜某名下有一套房产,一直由父母居住。法官找到老颜夫妇,告知因颜某欠债,准备拍卖该房产。
老人急了,表示愿意替女儿还款。可几天后,老人却不愿意还钱也不肯搬走。
24日上午,执行法官本来希望说服他们主动搬走。但却发现,老人夫妇已经搬走了家里值钱物品。法官遂将房屋腾空并换锁,为后续拍卖扫清阻碍。
3
赢了官司,却要不回首付款
法官上门,开发商立马还钱
地铁旁、电梯房,每平方米仅售3500元……看到这样的房源,杨女士心动了,很快签合同购买。之后她又反悔了,想退房要回首付款却遭拒。
2017年5月,杨女士在街边看到一个楼盘的宣传单,只要签订合作建房合同,就能以3500元的价格买到一套房。她选了一套114平方米的房子,并支付16万多元首付。
交钱后,杨女士才发现,该房其实是在某村三产用地上建设的小产权房,她只有使用权。
细想之后,杨女士反悔,并将开发商告上法院。赢了官司,可开发商却并未返还首付款给她。
24日上午10时许,面对执行法官的到访,开发该楼盘的某房地产公司很配合,当场将17万元执行款转到法院账户。
小产权房案执行现场,法官上门开发商立马还钱。
执行法官告诉记者,类似像杨女士这样的购房者有10名左右,之前已经有4起执行完毕,还有几起准备执行。
市场上的小产权房,一般销售价格低,销售人员在销售时模糊产权、使用权等概念,购房者理解不透彻,购房后容易反悔。法官提醒,购房者在购买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该类房的产权情况、开发商能否办产权证等,否则极易产生纠纷。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王斯、通讯员言银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