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惨烈车祸引人深思:工人在路上施工作业时,该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7月16日早晨,白色无牌新车在南宁白沙大道先撞到路边绿化作业的工人,又追尾路边停放的绿化作业车辆,导致两人死亡,八人受伤。惨烈的车祸,也再次引发关注:工人在路上施工作业时,该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绿化作业:
部分司机不愿避让

从事绿化工作的唐先生主动打来电话跟记者诉苦。据他介绍,由于晚上视线不好等原因,绿化工作无法在夜间开展,施工时间多在白天进行。按照公司要求,每到绿化施工时,他们都要穿上反光背心,而且事先用锥筒或隔离带将施工现场围起来,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安全隔离。有时候遇到车流较大的情况,还要派专人在道路上指挥过往车辆绕行。

但唐先生也表示,很多时候,虽然这些防护设施都做了,但仍然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有的司机就是不肯避让,甚至路过施工区域也不减速,让我们很没安全感”。


环卫工人:
夜间作业风险更大

频繁在道路上工作的环卫工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介绍,为了防止出现危险,环卫站为每个工人都配备了反光背心、同时在施工时准备好相应的锥筒、隔离带、发光警示标等道路作业必需的安全用品,但也只能起到警示作用,对于直接冲撞几乎没有防范效果。
有些环卫工作被安排在夜间或凌晨时分进行。此时,路上车辆会相对较少,发生事故的几率是不是小一些?对此,从事道路清扫工作的环卫工黄女士告诉记者,晚上工作同样让他们提心吊胆,“而且越到晚上越危险”。

黄女士说,夜间路上车少,但过往车辆的车速更快,“即使穿着反光背心,在道路上设置有警示标志,但因为夜间光线不足,作业人目标小,车速又快,所以司机很难看清。”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和伤害程度其实更大。

市民观察:
安全警示应做到位

采访中,也有市民表示,感觉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还是不到位。

南宁市民杨女士就表示,她驾车在南宁市区行驶时,经常看到环卫工人在车流中穿梭工作,眼睛只盯着塑料瓶、废纸等垃圾,感觉非常危险。杨女士还多次在厢竹大道上看到,环卫、绿化等施工时常被安排在上班时间,占据车道、造成拥堵不说,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她就多次发现,绿化和环卫施工人员虽然也做了一些简单的防护措施,但锥筒通常摆放在施工点几米之外,也没有警示牌,缺乏足够的警示作用。

“环卫工人身上至少穿有醒目的反光马甲,一些绿化工人经常连这种服装、马甲都没穿。快环上的车开得又快,我每次看到都替他们捏把汗。”杨女士说,她建议有关部门吸取教训,加强对环卫、绿化等相关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促使他们规范施工,安全作业。而对于一些车流量大、易拥堵路段的施工,建议尽量安排在非上下班时段作业,并尽可能动用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完工撤离。

交警建议:
司机应该主动减速

据南宁市交警介绍,在道路上从事绿化作业,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方面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为确保安全,工人在施工时需参照道路施工作业相关要求,距离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安全距离处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另外,虽然对绿化施工作业时段没有具体要求,但建议应尽量选择白天交通平峰期时段,最为安全。

就如何保障道路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交警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还是控制速度。司机在道路上开车,不仅要注意力集中,而且到了施工区域一定要提前减速慢行。但很多司机经常做不到这点,遇到紧急情况失去控制,因而导致事故发生。
其次,施工人员的安全警示一定要做到位。设置锥筒的距离不能太近,要尽量远一点,而且沿路每隔几米要多放置几个锥筒,起到更明显的警示作用,让司机远远就能看见。

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工人在道路上实施作业时,可安排一个专人负责观察路面的交通情况,并用闪光棒提醒车辆注意避让。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也能及时提醒工人避让。如果是大范围的施工作业,则须向公安交管部门备案,对道路实施临时封闭,让交通民警到场指挥,以确保交通安全。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王艳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