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全国医改创新经验交流会暨《中国卫生》杂志社理事会年会在南宁召开。国内医改领域的众多先行者在邕城坐而论道,分享医改好经验。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主办,南宁市卫生计生委协办,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聚焦医改新进展,邀请主管部门、典型医改经验地区医改负责人、公立医院管理者、知名医改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剖析和分享医改进程中的典型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改革研究室主任黄二丹,分别带来了以深化医改及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为主题的演讲。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广西医改的“优等生”,分享了百年医院构建医改新格局的经验。
▲交流会上,嘉宾们展开医改主题对话。院方供图
医联体是医改的“重头戏”,目的是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据了解,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南宁市综合性医疗联合体的牵头医院之一,2016年12月牵头组建医联体。截至目前,签署医联体框架协议的医疗机构达44家,签署双向转诊合作29家,委托检验检查合作29家,医养护合作3家,医联体消毒供应中心合作7家,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合作8家,远程影像合作6家。
该院还与三塘镇卫生院结成紧密型医联体,开展人、财、物全方位帮扶。专家长期派驻卫生院指导,卫生院医生定期到医院学习培训。今年5月,卫生院和医院之间还开通了“医联体直通车”,免费搭乘转诊患者,打通了医疗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技术和服务。当天,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三塘镇卫生院,感受“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紧密型医联体运作模式。
据统计,2017年~2018年5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完成双向转诊3641例,检验3.6万多例,检查1.7万多例,免费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108人进修。
除此之外,该院投入300多万元建立了远程医学中心,包括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远程视讯等信息系统。比如心电图远程诊断,卫生院的医生只需负责采集心电图的图像,然后传给市一医院的专家诊断,只需几分钟就能传回诊断结果。这不仅解决了基层医院人才短缺的难题,还能保证诊断质量。今年1~5月,该院与医联体单位开展远程心电诊断已超过1.2万例。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张若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