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到2018年
从倡议到实践
从服务“10+1”到RCEP
再到“一带一路”
东博会以开拓进取的姿态
迎来了辉煌的15年
回首15年,东博会一路璀璨
2004年11月·首届东博会
首届东博会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
▲在广西人民会堂,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热闹非凡。(赵品贤/摄)
2005年10月·第2届东博会
建立11国共同主办的三级工作机制
等6大机制
推出“魅力之城”
▲在第2届东博会的商品贸易专题展区里,各种特色产品引人注目,成交也非常活跃。(何运斌/摄)
2006年10月·第3届东博会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
与东博会同期举办
东盟国家领导人首次
通过“10+1”形式聚首中国
▲第3届东博会的上海展馆造型独特,由100多台液晶电视组成的通道,气势宏伟。(农如松/摄)
2007年10月·第4届东博会
确定中国-东盟博览会要长期举办下去
东博会推出主题国机制
首推主题国为文莱
▲在第4届东博会的展品当中,一条用9999枚广西出产的彩色蚕茧粘贴而成的金龙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蒋勤/摄)
2008年10月·第5届东博会
设商品贸易、投资合作、
农村先进适用技术、“魅力之城”四大专题
“10+1”以外的国家积极参展
▲在第5届东博会露天展区,广西企业崭露头角。(姜木兰/摄)
2009年10月·第6届东博会
增设金融服务展
满足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
首次设分会场,举办农业展
▲在广西南宁饭店,200多名企业家进行国际合作项目签约。(新华社记者 马平/摄)
2010年10月·第7届东博会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
新增服务贸易专题
增设珠宝首饰展、林产品与木制品展
▲各国展厅里富有民族特色的展品受到了观众的青睐,小朋友对泰国的皮影爱不释手。(蒋勤/摄)
2011年10月·第8届东博会
新增轻工展,形成“一会三馆”的格局
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典范: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正式签约
▲来自马来西亚西巴布亚省的传统迎客舞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唐典胜/摄)
2012年9月·第9届东博会
以“科技合作”为重点主题
6个东盟国家包馆参展
首次举办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
首设东盟产业园区形象展区
▲人们涌进台湾精品展选购。(周军/摄)
2013年9月·第10届东博会
举办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
暨东博会创办10周年成就展
▲观众在老挝展厅精心挑选丝制品。(何运斌/摄)
▲泰国魅力之城哒叻府展馆以生态引人注目。 (黄信/摄)
2014年9月·第11届东博会
创新推出特邀贵宾国机制
首个特邀贵宾国为澳大利亚
WTO正式成为东博会支持单位
▲马来西亚馆展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它运用特殊虚拟技术,用手机的相机镜头对准TXG产品的图案,图案瞬间变得“活”起来了。(何运斌/摄)
2015年9月·第12届东博会
首次举办国际经济与产能合作展、
产能合作论坛等国际产能合作系列活动
首次到东盟国家举办
泰国展、印尼展等东盟巡展
东博会的服务区域从“10+1”、RCEP
拓展到了“一带一路”
▲数万民众及游客在公众开放日前往观展,选购异国商品。(何运斌/摄)
2016年9月·第13届东博会
新增农业合作展区、国际展区、东盟投资及服务贸易专业展区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斯里兰卡担任特邀嘉宾国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代表商界在开幕大会致辞
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企业家合作高端对话会等
商界合作活动
▲顾客与越南帅哥在讨价还价。(周军/摄)
▲热闹非凡的场馆。(周军/摄)
2017年9月·第14届东博会
举办“国际产能和装备制作合作系列活动”
首次邀请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
哈萨克斯坦担任特邀合作伙伴
首设“一带一路”展区
▲东盟客商向中国顾客展示本国的商品。(许东/摄)
▲文莱的展区里人头攒动,客商纷纷咨询到文莱投资的事宜。(李军/摄)
2018年9月·第15届东博会
9月12-15日,我们共同见证了东博会再上新台阶
以及连续15年以来的成长
东博会15周年,感谢一路有你!
▲9月12日上午,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开幕大会现场。(廖志荣 李香莹/摄)
▲16位启幕嘉宾转动“缫丝机”。(廖志荣 李香莹/摄)
期待2019年
我依旧在美丽的南宁等你
不见不散
稿件来源|广西日报新媒体部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