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一大早,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韦户村,鞭炮声声,锣鼓喧天,群狮起舞,通向村里的公路铺上了长长的红地毯,300多名身着盛装的外嫁女队伍缓缓进村。她们集体回娘家,与亲人欢聚一堂,共叙亲情。
组团回娘家
外嫁女感恩乡亲共叙乡情
当天上午,记者在韦户村进村道路看到,外嫁女们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盛装打扮,婀娜多姿,在舞狮队的带领下,满脸笑容回到家,接受村里长辈的祝福。
“那是大姑婆,快看”“阿娟穿上旗袍的样子,都快认不出来了”……进村的道路两旁,乡亲父老们喜迎出嫁女回家,不少人忙着用手机拍照。在村口,韦户村的几名男子接过外嫁女们的担子,帮忙完成了接担习俗。
“举办这个活动,村里男女老少都热情参与,很多在外地的年轻人也专门赶了回来。”韦户村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村第一次举办出嫁女回娘家活动。“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好了,但有很多人却许久未见。我们外嫁女就相约在国庆期间回娘家。”外嫁女韦女士告诉记者,有些姐妹嫁岀去后,好几年都没回过娘家。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很多外嫁女的积极响应,韦户村共有300多名外嫁女积极报名参加、踊跃捐款,其中年纪最大的外嫁女有80多岁。
远嫁湖南的毛女士说:“我们为人女,出嫁后为人妻、为人母,但娘家始终是我们的根。参加这次活动,我们既可以回报家乡、关爱族人,又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感觉很不错。”
记者采访了解到,外嫁女组团回娘家,不单单是为了回家。她们统一着装,带着厚礼,返回家乡宴请乡亲,慰问娘家的老人,给娘家村里捐款、修桥补路、扶贫助学,同时还举办了各种精彩文艺活动。
渐成新民俗
广西多地都曾举办类似活动
外嫁女抱团回娘家活动,不单是韦户村独有。记者采访了解到,时值国庆,韦户村附近的另一个村子,也举办了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据悉,来宾、玉林和南宁等地的一些村镇,今年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
就在9月23日,来宾市兴宾区扬洲村,300多名外嫁女回娘家探亲,与娘家人共度丰收节。她们还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红包,宴请全村父老乡亲。今年6月初,玉林玉州区城北街道寒山村,1000多名外嫁女身着盛装,组团回娘家。村民则扶老携幼,列队在两旁欢迎。今年母亲节的前一天,玉林福绵区樟木镇莘鸣村莘渭自然村,300多名外嫁女集体回娘家省亲。据悉,这是该村连续第三次举办该活动。
近两年来,外嫁女抱团集体回娘家的活动在广西不少村镇流行。对此,民俗专家称,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是一种感恩反哺娘家的行为,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打破旧俗,也会让外嫁女更有情感的归属和团结一致的凝聚力。此外,外嫁女还把外面的商机、创业信息带回娘家,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提倡。
同时,有学者提醒,外嫁女组团回娘家,感恩、反哺是好事,但不要因此铺张浪费。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以引导,让“外嫁女回娘家”活动健康发展。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文/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