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创驱”实施成效综合得分63.57分,排在全国第19位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广西全面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创驱”)已一年多,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问题?与外省相比,广西“创驱”处于什么水平?实施过程中,如何对战略实施进行动态调整?记者从自治区科协获悉,针对这些问题,自治区科协组织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通过用数据监测等方式“精准把脉”。经测算,广西“创驱”实施成效综合得分63.57分,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全国第19位。研究专报也相应给出了建议。


成果:阶段性成效明显

课题组选取了201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分析了广西“创驱”实施效果。

从目标完成情况来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完成了目标的91.9%,说明“创驱”政策确实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从实际效果来看,全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增长提高到50.54%。全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比上年提高1.67分,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指数比上年提高4位。

短板:部分政策未能落实

但是专题研究也显示,广西“创驱”实施存在诸多短板及问题。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从根源上制约战略实施。教育、文化与科技融合程度不够,也是造成广西创新驱动动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大会,出台了“2+66”和“1+8”等系列政策文件,并且修订施行了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然后调研显示,从贯彻落实的角度看,广西在执行和落实方面有待加强,导致部分激励创新驱动的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体制机制壁垒也尚未完全打破,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够。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例,多年来,广西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研发与生产相分离,先研发、后转化、再应用推广的体制机制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把脉:改进评估和工作机制

据了解,课题组通过借鉴国家和北京、陕西等地开展创新驱动发展监测工作有益经验,研究建立了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监测指标体系。

根据2020年广西“创驱”实施设定的各个指标目标值,结合2016年全面启动时的实际值,对广西“创驱”发展四个板块进行测算,发现实施完成目标程度总体偏低。

课题组通过《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跟踪及动态调整研究专报》建议,提早布局,建立广西“创驱”发展监测工作机制,建立一套可操作、可量化、可监测的指标体系,以扎实、可靠的数据,客观反映广西“创驱”发展状况和态势,监测评价其发展特点、能力和水平等。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制和工作机制,并且开展广西创新驱动区域试点示范、强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深化高校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等。


数据说话
广西“创驱”实施全国比较总体落后

课题组以全国平均数为基准值,对全国31个省市“创驱”实施成效进行测算,得出广西“创驱”实施成效综合得分来看,广西为63.57分,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全国第19位。与广东131.14分,江苏135.79分,浙江117.82分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在:——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广西创新投入得分49.69,排在全国第28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略高于海南(33.14)、贵州(49.34)、西藏(23.23)等三个省份,与广东(131.32)、江苏(155.49)等发达省区相比都存在巨大差距。——创新产出大幅落后。广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96件/万人)、每万人口国际科技论文数(2.12篇/万人)、每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15.25万元/万人),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排在第20位、第27位、第29位。

广西知识创造方面得分为57.06,低于全国知识创造平均水平,排在第16位。——企业研发投入差距巨大。从广西与国内省份企业创新指标的对比来看,广西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38%,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0%),排在第29位。广西企业创新得分为65.55,排在全国第20位。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佘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