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地质专家张远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继中英联合洞穴科考探险队近日在广西凤山发现新的世界级洞穴大厅之后(相关报道见本报10月10日A13版),在乐业又有重大探测发现。
探险队对乐业的冒气洞阳光大厅进行了3D扫描,刚刚出炉的探测数据表明:该洞厅从地下河至洞顶的高度达450米,可以把一座百余层的摩天高楼“收纳”进去,这个高度在全世界洞穴中是极其罕见的。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大厅顶部至公路路面厚度仅4米,为世界最薄的大厅洞顶。“相对其677万立方米的巨大容积,这个地下大厅穹形顶板就显得如同鸡蛋壳一样薄,而且这层‘鸡蛋壳'居然还凿了一条公路经过”。
山中有洞,洞中有山
位于乐业县刷把村的冒气洞,和相邻的白洞天坑是一对紧紧相连的“姐妹”。白洞天坑与冒气洞阳光大厅相距只有400多米,且地下相互贯通。
白洞天坑呈井筒形下陷,因悬崖绝壁呈白色而得名。该天坑玲珑秀丽,长220米,宽160米,最大深度312米。
白洞天坑底部是一个朝向南倾的斜坡,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便通往南侧绝壁的一个三角形洞口。进入洞内,先下一个100米长的碎石斜坡,斜坡最低处有很厚的泥裂层。继续向前,又要爬一个斜长150米、坡度更陡的碎石山坡,形成“山中有洞,洞中有山”的奇观。这些碎石是洞厅顶板岩层崩塌的产物,在洞内堆成了105米高的山。
探险队员介绍,整个山坡是浮石区,像面粉一样松软的覆土陷到脚踝,踩上去一步三滑,石头哗哗地往下坠。爬到山顶,上方是悬空高达261米的冒气洞天窗;山坡的另一边斜坡底,连通深幽的地下河。
▲白洞天坑底部的洞穴,和400米外的冒气洞贯通。
即将“分娩”的“天坑胎儿”
中英联合洞穴探险队经过3D测量扫描,认定冒气洞大厅刷新了世界级洞穴大厅的数据库:从地下河至洞顶的高度达450米,可以“容纳”一座百余层的摩天高塔;容积达677万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三。
据了解,重庆武隆的云梯洞穴大厅,此前一直占据世界最高洞厅的位置,高度达365米。
探险队员介绍,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冒气洞底部,阳光从天窗如一把利剑插进来,照得洞厅亮堂堂,不用照明都可以看书,阳光大厅因此得名;雨天的时候,光线则朦朦胧胧,仿佛月光洒落,如梦如幻,别有一番意境。
张远海介绍,冒气洞阳光大厅为天坑发育的早期产物之一。打个比方说,白洞天坑是已经“降生”的年轻天坑,冒气洞则是即将破壳而出的“天坑胎儿”。“冒气洞天窗的直径为15米,若继续崩塌扩宽至洞顶口部,冒气洞阳光大厅便形成一个小型天坑;进一步假设,若白洞天坑至冒气洞天窗间的岩体完全崩落,两者贯通形成的巨大空间,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超级天坑。这无疑是观察天坑发育的一个生动模型,是宝贵的世界自然遗产”。
▲白洞天坑和冒气洞阳光大厅及地下河洞穴系统示意图。李晋/制作
会“呼吸”的奇特洞穴
当地人介绍,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相通还形成了一种自然界奇特的“呼吸奇观”,即这边白洞吸气,那边冒气洞呼气,像一条正在吐气的巨龙。每当春冬季节,从冒气洞“呼”出的白烟,几百米外都能看见。
目前,乐业已经发现近30个天坑,还有红玫瑰大厅、冒气洞阳光大厅两个世界级的洞穴大厅,堪称“天坑洞穴博物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此次探险队看到,眼下乐业县正处于火热的旅游大开发,建设量巨大,涉及多处著名世界地质遗产地,其中白洞天坑在建的观光电梯项目尤为引人关注。由于冒气洞和相连的白洞天坑发育于断层上,且有一条公路“擦”过冒气洞天窗边缘,存在可能发生塌陷的隐患,如何兼顾开发与保护,亟待重视。
▲冒气洞阳光大厅的天窗,距离公路仅几米之遥。大厅顶部至公路路面厚度仅4米,为世界最薄的大厅洞顶。
来源 | 南国早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