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记者从广西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和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7年我区启动13个科技重大专项,目前112个项目(课题)按计划进度或超前进行。科技创新带来民生红利,重大科技专项的不少成果,如新能源汽车、石墨烯公路等,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市民生活。
据了解,自2017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以来,我区启动13个重大专项,安排224个项目(课题)。今年7月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对已下达重大专项中的114个项目进行检查,112项按计划进度或超前进行。此外,已择优立项支持“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中心”等21家重大基地建设,安排支持创新专项资金2.95亿元。这些科技重大专项的部分研发成果已经从实验室里的高精尖技术变成了普通人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
大街上也能见到的“宝骏E100”便是来自“汽车产业科技提升专项”的成果。这是上汽通用五菱研发的首款新能源汽车,也是目前国规要求范围内尺寸最小的汽车产品,在同类产品中优势突出。今年5月31日,南宁大桥恢复通车,沥青路面里添加了石墨烯,与传统路面相比,温度更低,更坚固耐用。石墨烯走出实验室,以“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南宁市民的生活。这一成果来自“高性能新材料产业技术提升专项”。该专项主要以有色金属、稀土、石墨烯、新能源材料、纳米碳酸钙材料、生物质材料等为主,重点实施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实用化程度。世界首条石墨烯复合橡胶改性沥青路面在南宁大桥建成,率先实现石墨烯在路桥高等级公路的商业化应用,打通了石墨烯产业从石墨烯宏量制备到规模化应用的产业链条。“大健康产业科技支撑专项”中的研发成果地贫血基因检测试剂盒,实现了无创检测,检测时间从原来2~3天缩短为2个小时,从源头上减少地贫发生的概率,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来源 | 南国早报记者佘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