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宁警方向媒体通报称,近日警方破获一起以虚假的“翻倍红包”非法骗取高额利益的新型网络犯罪案,抓获6名嫌疑人,为市民挽回经济损失十万余元。据介绍,此类案件在南宁尚属首例。
▲假红包截图。警方供图
发布虚假红包 获利十万余元
据介绍,10月中旬,南宁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民警开展网络巡查执法时,发现广西某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发布恶意虚假红包的欺诈行为。该公司在某支付平台的群聊、生活圈等处发布链接,以“翻倍红包”领取奖励金的恶意营销套路,诱导用户多次分享并召唤好友一起来领取红包,从而骗取高额收益。
发现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与该平台安全团队联系,第一时间对此类虚假红包进行处理并禁止访问。
民警调查发现,该公司从9月至10月16日,通过“人传人红包”和“赚钱红包升级”获取十万余元。
据介绍,该公司所谓的“瓜分亿元红包”活动,乍一看与正常的红包无异,而且根据规则,用户分享给多个好友后就能领取最高十倍金额的翻倍红包。不过,当用户按要求领取后,就掉入圈套。
网友点击分享 真红包被截留
办案民警称,上述情况会发生在苹果手机用户身上,而安卓用户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在分享给十名好友后,会跳转到另外一个App的下载页面,这个页面为虚假页面和恶意营销。
嫌疑人是如何骗取高额收益的?民警称,最近,第三方平台公司开展了真实分享红包的活动,嫌疑人发现这个活动后,就弄了一个假分享红包活动,把虚假红包的链接发送给网友。网友点击,假红包翻倍后,该公司就在后台把网友抢到的真红包转移到公司。也就是说,网友抢到的真红包都被嫌疑人截留了。
为了防止更多网友上当,10月16日中午,民警在青秀区中柬路某小区抓获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并在现场查获涉案电脑、手机一批。
经调查,庞某等6名嫌疑人主要来自合浦,年龄为20~30岁。这些嫌疑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他们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提醒
警惕三类“红包”
上网时,市民经常会遇到发红包的情况,那么,该如何警惕来路不明的红包活动?对此,南宁警方提醒警惕三类“红包”。
第一类是发布含诱导行为的“红包”,骗取免费推广。此类红包活动设置超高的提现门槛,且以只要分享就能累加红包的方式,要求你不断转发分享,其实只是为了帮他推广知名度而已。
第二类是发布套取用户隐私信息的“红包”。市民在获取红包时,需要填写收款人姓名、手机号码、平台账号等个人信息,发布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第三类是发布含木马病毒的“红包”诈骗钱财。领取这种红包时,需要网友输入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并进入骗子设置好的“钓鱼网站”,后台的木马病毒就可以发挥作用,窃取银行系统随机发送的手机验证码,随时转走卡里的钱。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卢荻 通讯员陈飞彤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