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9 日,广西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记者采访时发现,以 95 后为主力军的 2019 届毕业生,投简历时不再广撒网,而是惜“纸”如金。在他们看来,“先就业再择业”,不如“择好业,再就业”。
▲招聘会上,毕业生在投简历、填资料。南国早报记者雷倩倩摄
据介绍,广西 2019 届毕业生中,约 2万名是艺术类毕业生。此次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双选会上,180 余家用人单位带着6000余个岗位求贤。但当天采访中记者发现,与以往毕业生求职时,背着一摞简历四处“撒网”不同,95后一个上午只投一两份简历的不在少数。
当天上午,在双选会上转了几圈,建筑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郑崇海才投出去两份简历。郑崇海说,选择这个专业源于真的喜欢,因此希望能深耕自己的专业。没有遇到心仪的用人单位,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去尝试了。他的同学吴杨更是慎重,仅投了一份简历。吴杨说,能否有成长的空间、学到更多专业领域的东西,才是自己选择用人单位的标准。
求职时的生存需求逐渐淡化后,毕业生投简历的原则是:用人单位“对胃口”。黄冠是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尽管当天有不少培训机构、学校招人,但她仅投出了两份简历。黄冠说,自己现在生活压力不算很大,希望能通过慎重选择,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白白浪费了4年的积累和学习。自己也做好了继续深造的心理准备,如果在毕业前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有可能选择考研,磨炼好技艺后再入职场。
一家用人单位表示,95后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比较清晰的思考,简历投得少但目标明确,招聘中沟通的效率也更高。
广西艺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梁戈里表示,相对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艺术类毕业生通常更重视专业与岗位的匹配性,也更注重自己特长的发挥。根据历年来对该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凭借一技之长,他们找份一般性的工作并不难,哪怕是灵活就业都可以养活自己甚至收入不菲。所以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也更注重自我成就的实现。而95后的学生个性张扬,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加富有个人主观色彩,但心态还是比较积极的。
梁戈里也建议,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提前对自己的能力和期望进行客观分析,不要过于好高骛远。职业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有时很难一蹴而就。先通过就业对自我和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雷倩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