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5公斤重的柚子卖288元,还供不应求;有百年历史的清朝贡品茶叶,默默无闻后重新包装重出“江湖”……11月23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成果展在广西科技馆举行,多方位展示了我区近年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所取得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创新科研成果。
▲展区内,展商向市民推荐自家的产品。南国早报记者阮萃摄
临近年底,白心柚、红心柚纷纷上市,当天展会上的一种青皮柚,它没有亮丽光滑的外皮,果肉看起来青青的,看着不是很有食欲。在老板的一声吆喝下:“快来尝尝,口感不一样的柚子。”闻声而至的市民,尝了一口后惊奇地说:“别看卖相不怎样,但是很好吃。”不少人好奇地问,“这个柚子多少钱?”老板拍着胸脯说:“说出来你不相信,一对5公斤重的柚子,我卖288元;一对1.5公斤的柚子,我卖130多元。别看柚子贵,它销往外地供不应求,目前广西还没有得卖,今天只是在展会上亮相一下。”
据了解,这种柚子是马来西亚珍珠无籽青柚,利用新科技进行种植。它不同于一般的柚子,口感比较清淡,特别适合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食用,而且这种柚子耐储存,采摘后常温下能放一两个月。除了柚子,来自阳朔白沙镇石塘村农技促进协会的周建宇带来了他们种植的金橘,这种金橘与常见的脆皮金橘不一样,它入口比较滑。周先生说,为了控制农户使用农药,他们将在采摘的金橘箱上贴上二维码,到时通过扫码,可对使用农药的情况一清二楚。
除了这些特色农产品,桂林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孙玉海还亲自上阵推销重出江湖的清朝贡品——“六垌茶”。孙玉海说,说起广西的茶叶,覃塘毛尖,凌云白毫都是大家熟悉的。其实,兴安的六垌茶,前身是清朝的贡品,它茶色亮丽,叶子煮久不烂,喉韵悠长,此前由于得不到重视和宣传,一直默默无闻。这两年,当地才开始重新将贡品包装推向市场。
除了鲜果展位热闹外,一些深加工产品也受到市民的青睐。柳州的云片糕,还有获六项专利的液体红糖,不仅能做面包的蘸料,冲水后还能当作糖水喝,实现了红糖产品的升级。
据了解,此次活动持续3天,全区14个设市区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成果将以实物、图片、文字、录像等形式向观众展示。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阮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