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曝出南宁宾阳县涉嫌诈骗者的家大门被用油漆喷上“涉诈户”三个字,引发争议。11月26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宾阳不少人家门被喷漆写大字,有关部门:不得不做……咋回事?》一文,对此事进行报道。众多网友议论纷纷,有人支持赞同,也有人质疑反对。
事件:
宾阳一些家庭被喷“涉诈户”
11月26日,宾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被喷涂“涉诈户”的家庭主要集中在网络诈骗较为猖獗的宾州及新桥两镇。这项措施是政府提倡,村委推行,震慑效果明显,已有多人投案自首。
对于这一举措引发的争议,新桥镇的这位负责人表示,参与网络诈骗的人多是不满二十岁、未婚的年轻人,“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有规劝和教育的义务。而且,喷字后,震慑了当事人,也对村里其他人有教育意义。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得不这么做”。
赞同:
怎么有效果怎么来
对于当地政府的这项举措,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网友“老广”说:“早就应该这么做了,对于这些诈骗犯就要用非常手段让他们曝光,坚决支持当地政府的做法。”网友“覃兄”表示,这招太妙了,伤了自尊不伤身,值得推广。
网友“铭亲”也说:“喷得好,让他们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样才有威胁力,才有教育性,让整个社会的人来监督他们。”网友“筱媚”觉得这波操作很棒,什么时候老赖、贪官、传销等都用这个方法解决就好了。网友“May”觉得,当地政府要提升公信力,怎么有效果就怎么做,要不宾阳的名声更不好了。
“这些诈骗分子用欺诈来的钱,建房买车,炫富比阔,形成了笑贫不笑娼的恶劣社会风气。再不狠抓,宾阳的年轻人都让他们带坏、毁掉了。”网友“农英”对此现象深恶痛绝。
网友“冬”说:“那些骗了钱回家建房的人,他们的家人根本不觉得自己错了,还认为儿子骗得钱是本事,但要是政府出面定义他们家是‘骗子家’,脸上还是会挂不住的。”网友“星辰日落”认为,有句话叫子不教父之过,诈骗的人家里被喷,不冤。
反对:
当地政府做法欠妥
而有网友对此做法产生质疑。网友“挑剔的选择”认为,犯法不是全家人,这样做有点不妥,感觉是“连坐制”。
网友“qín の旋律”表示,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诈骗的人基本都是外逃的,家里住的都是年迈的父母,好像给他们父母背后写上了“罪人”两个字。网友“有心无力”也说:“骗子固然可恨,但办法有千万种,这样搞得一人犯法,全家遭殃。”
“这样似乎不合适吧!”网友“富林金桂丽湾竞彩店”认为,一人犯错全家人背,于理于法都说不过去,管理部门做事是不是有点欠缺考虑了?网友“远方”觉得,这种做法虽然有效果,但是有违法律精神,是用一种不合理的手段对付一种不合法的行为,从长远来看,这对建设法治国家是有害的。
“看似痛快,但个人不支持这种做法!”网友“翰墨书香”也认为,一个家庭是由若干个成员组成的,一人有错怎能让全家人蒙羞?一个人的成长不单单是家庭的责任,与学校、社会、个人都有关系,但愿能探索出更合理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陈诗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