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这对南宁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今后开车去柳州可以享受双向八车道,六景附近“逢节必堵”的情况也有望得到缓解。
▲12月7日,柳南高速六景旧桥通车。今后,柳州往南宁方向的车流将从旧桥通行。
1.双向八车道 通行能力提高
连接柳州和南宁的柳南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近20年。近年来,随着车流量不断增长,这条高速公路显得有些不堪重负,行车速度和舒适度都在不断下降。2016年2月,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始施工。
该项目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除了鹿寨至静兰段(约43公里)的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其余部分的设计行车速度均为120公里/小时。全线共有15处互通式立交、6处服务区、3座特大桥。
据该项目副指挥长朱志勤介绍,双向四车道承载的日均交通流量在 4 万辆以内,而八车道能承载 6 万~10 万辆。因此,改扩建工程完工后,柳南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也会有效缓解南宁东至六景段的拥堵状况。
2.改造路面纵坡 大大节省油耗
此次改扩建,除了扩宽车道,还改造了原本不合理的路面设计。路面纵坡指的是顺着公路前进方向的上下坡,用百分比表示,数值越高意味着路面越陡,路面纵坡应该在 3%以下。
朱志勤说,柳南高速甘塘段原本比较陡峭,路面纵坡达4.8%,车辆行走在这样的路面上,不但更耗油,还有安全隐患。经过改造后,甘塘段的路面纵坡已降到3%。
记者了解到,之前,柳南高速公路共有5处路段的路面纵坡超过3%,经过改造后,全线的路面纵坡都控制在 3%以内。粗略估算,仅路面纵坡改造一项,一年就能为过往车辆节约50万升油。另外,路面情况改善后,车辆的通行速度也有大幅提升,降低了发生拥堵的概率。
作为交通运输部确定的“绿色公路”主题性示范项目、广西首个国家级“绿色公路”主题性示范项目,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在全线推广沥青拌合楼“油改气”技术,节约能耗4000多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多吨。
目前,伶俐服务区作为绿色、低碳、科技、环保新型特色服务区,已通过验收。该服务区在广西首次采用高速道路公路、服务区外场、停车场三级车位显示引导系统,以及地源热泵空调、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每年可节能约60吨标煤,节约用电量13万千瓦时。
3.六景旧桥通车 个别匝道外移
每逢节假日,“六景段”总是和“拥堵”一起,强势霸占南宁人的朋友圈。六景段是两条高速公路的共用段,还汇集了多个方向的车流,每逢节假日市民集中出行,车流量远超设计承载量,就会造成拥堵。
六景段也是此次改扩建工程的一部分,在六景旧桥一侧建设了新桥,即六景郁江特大桥。12月7日,旧桥经改造后正式通车,而新桥已通车一段时间。今后,南宁往柳州方向的车流将通行六景新桥,柳州往南宁方向的车流将从六景旧桥通
行,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行,有望缓解六景段“逢节必堵”的情况。
朱志勤介绍,为了缓解六景段的拥堵,他们花了不少心思。例如,往玉林方向的匝道原本在最内侧的快车道,这个方向的车流量比较少,但是匝道的位置会影响往广东方向的巨大车流。改扩建时,他们把玉林方向的匝道挪到了最外侧慢车道,以减少对其他方向车流的影响。
此外,六景段的六景互通到六景东互通建成了双向十车道,将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他们还对六景段的路面纵坡进行优化,提升安全保障。
4.雾区诱导系统 防止车辆追尾
值得一提的是,柳南高速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洛维大桥,在广西首次应用雾区智能诱导系统。
该系统采用传感器,能全天候智能监控危险路段及过往车辆的驾驶行为,并建立危险状态预警与智能视航行车引导系统,通过相邻车辆行驶轨迹识别和区段联动技术,显示前车尾迹,警示后车保持车距,可以减少因雨、团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此外,柳南高速公路还会在不久之后推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App等,司机可以轻松查看道路拥堵情况,合理安排出行。
相关链接:工程创下国内之最
柳南高速改扩建项目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广西桂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承建,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
项目全长248.7公里,起于柳州鹿寨北互通式立交,接已建的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和在建的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终点位于南宁那容互通式立交,接南宁新外环高速公路。 (李艺整理)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李艺文 何学俏图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