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南宁市国土部门在南宁市民中心拍卖大厅,举行了今年第72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挂牌出让截牌仪式。位于柳沙片区的两块稀缺住宅用地,被同一名竞买人竞得,成交总价约3.66亿元。比较少见的是,这名竞得人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而是一名姓高的自然人。
而且,其中一块土地需要配建的产权移交房面积,超过了项目总面积的一半,并因此推高实际拿地成本到约1.65万元/平方米,创南宁宅地楼面地价新高。
同一竞买人连夺两块地
当天截止挂牌报价的76、77号地块,均位于英华路北侧,距离青山英华路口仅约500米,两地块之间相隔一条小路。76号地块面积33.687亩,77号地块32.32亩。两地块均为纯住宅用地,没有规划商业建筑面积。
19日上午10时,截牌仪式在南宁市民中心拍卖大厅准时开始,大屏幕上显示,两块地都已经有人报价。首先截牌的是76号地块,当主持人询问是否有人愿意继续竞价时,68号竞买人举牌,随即转入现场竞价环节。6号、88号等竞买人竞相举牌,仅用了约5分钟,6号竞买人就以600万元/亩胜出,折合总价约2.02亿元,楼面地价6000元/平方米。由于没有达到690万元/亩的地价上限,该地块不需要配建产权移交房。
随后截牌的77号地块,起始价385万元/亩。不到5分钟,几名竞买人就把价格抬到了506万元/亩的最高上限,现场转入竞投产权移交房面积环节。6号竞买人不断举牌,和99号等持续“厮杀”,配建面积从500平方米开始竞投,一路升到了1万平方米以上。最终经过约15分钟举牌,志在必得的6号竞买人再次胜出,以506万元/亩,配建1.23万平方米产权移交房拿下77号地块,折合总价约1.64亿元,成交楼面地价6900元/平方米。
实际楼面地价超1.65万元/平方米
竞买结束,现场大屏幕的竞得人一栏上,工作人员填上“高忠鹏”三个字——是一名自然人。以个人名义豪掷3.66亿元买地,为近年来南宁土地市场罕见。如何建设开发?到场参与竞买的几名代表都未接受采访。记者多方了解得知,广西一家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名叫高忠鹏,该公司目前在南宁开发有多个项目。
除了以个人名义拿地,当天成交的77号地块的产权移交房配建面积占比高达约51.9%,也相当罕见。这意味着,77号地块上建设的住宅,有超过一半的面积,开发商在出资建成后,必须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得不到任何收益。如此高的配建面积占比,也使77号地块的实际楼面地价创下南宁住宅用地楼面地价新高。由于产权移交房配建成本相当于拿地需要投入的成本,保守按2000元/平方米的配建成本计算,77号地块的实际楼面地价,也已高达约1.65万元/平方米。此前,南宁住宅用地楼面地价最高纪录,是铜鼓岭路东侧地块在2016年创下的1.14万元/平方米。
或建联排别墅和洋房
值得一提的是,76、77号地块还设置有9400元/平方米的毛坯房最高销售均价。但77号地块1.65万元/平方米的实际楼面地价,已远远超过毛坯房销售限价。“面粉”比“面包”贵,这意味着该项目有可能以精装形式销售。不过若按现行最高3000元/平方米的精装标准计算,1.24万元/平方米的精装销售均价,距离1.65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仍旧有明显差距。若现行精装房政策不作调整,或开发商不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收入的话,仍旧难以回收成本。
业内人士分析,76、77号地块与两年前的铜鼓岭路地块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在青秀山附近、都有闹中取静的优势、交通都很便利等,属稀缺优质地块。所不同的是,76、77号地块的容积率上限仅分别为1.5和1.1,铜鼓岭路地块是3。且由于两地块南侧直面重要活动场所(荔园山庄),建筑被限高。这意味着,两地块上项目有可能以联排别墅或联排别墅加洋房的低密度形式呈现,项目定位不会低。这也使得该项目面向的不是普通“刚需”购房者,普通购房者不需要担心该项目会拉高“刚需”盘的价格。
来源 丨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罗暘
值班编委 丨 刘飞锋
值班主任 丨 唐海波
值班编辑 丨 何定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