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在建筑工地辛苦打拼,最后却领不到工钱,这样的情况在广西或将不再出现。2月16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随着“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启用,广西近40万农民工完成“实名认证”。通过平台大数据监测,住建部门可对全区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实时监管,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顽疾。
“桂建通”为农民工足额领工资上“保险”
与工人们以往的银行工资卡不同,“桂建通”工资卡不仅能发工资,还能为他们每月足额领取工资装上一道“保险环”。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以往,建筑工人的工资通常由建设方转账给施工方,再由施工方转到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再把钱转给“包工头”,最后由“包工头”把钱发给农民工。在层层转发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欠薪讨薪”的现象。
为彻底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018年11月,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首创农民工工资银行代发的“一人一卡、全区通用”的管理模式。农民工通过“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实名信息登记,即可办理“桂建通”工资卡。之后,根据农民工的工资便直接由银行通过专用帐户把工资发到个人“桂建通”工资卡上,不再经过“包工头”转发。
▲工作人员在为工人拍照,进行实名信息采集。
与此同时,项目的建设方、施工方、劳务公司均设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同样在平台“记录在册”。“通过减少管理链条,降低欠薪风险,从而从根本上确保建筑业用工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农民工工资。”该负责人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大数据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零容忍”
2月16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该平台监管端上看到,全区各市的工程总数、工程实名数、各市农民工人数、“桂建通”绑卡人数都一目了然;在屏幕左侧,还显示了全区实名、考勤、工资代发三个环节的完成情况。
平台切换到企业端,则可以看到某个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时信息,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工资发放情况、农民工考勤记录、农民工数据分析等。
切换到银行端,则可以看到实时动态的绑“桂建通”卡的人数、6家发卡银行已发放工资金额等信息。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建筑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及时、清晰、准确的查询每个环节。同时,平台也会发向用工企业、银行出预警,大大提高监管效率。而对于被预警的单位,监管部门会及时提醒、约谈,对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单位“零容忍”,若经立案查处,企业会被列入“黑名单”,一年内不得参加招投标。
平台将开发多功能服务农民工
王昭昊是一名钢筋工,他已经通过“桂建通”按时领取了3个月工资,他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他在建筑工地打工六七年,跑过五六个工地,曾有被欠薪数万元的遭遇。“没想到在工地上也能像上班族按时领工资。”王昭昊说,使用“桂建通”在全区任何一个地方跨行转账、取款都免手续费,十分方便返乡使用。而“桂建通”可以“八折乘公车”的功能也让他十分惊喜。
据了解,未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还将以平台为载体,为不同工种的农民工提供精准的安全生产、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农民工自身的谋生本领。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雷倩倩 文/图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