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中午,南宁市良庆区秋月湖小区一位4岁女孩,由于单独在家害怕,钻出房前阳台拦杆时被卡住,头部在内,下身在外,哭声揪心。邻居们获悉后,马上化身“蜘蛛侠”,爬上6米高的阳台,第一时间将女孩救下。
“这是谁家的小孩,快!在11栋。”当天中午12时50分许,一段求救视频伴随着急促的旁白,惊动了南宁良庆区秋月湖小区的微信业主群。
刚好在小区里骑车的杨东海,得知消息后,第一个爬上3楼阳台。几乎同一时间,业主李企雄、庞惠康、李永瑜3人也赶到增援。
与此同时,不知谁拿来了一台电磨机,楼下邻居见状赶紧拉来电源配合,大家试图切断栏杆救人。业主群里也没闲着,有人打了110,有人打了119,几十个人闻讯赶来出谋划策。
最终,两人撑开栏杆,一人奋力将孩子推进了屋内。整个救援持续了20分钟,在消防公安人员没到现场之前,“蜘蛛侠”们成功解救小女孩。
几分钟后,孩子的奶奶回到了家,孩子也得以送上120急救车。原来,孩子的奶奶出门买菜,将孩子反锁在屋内,才造成了如此险况。
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大家纷纷点赞“南宁好邻居”、“英勇蜘蛛侠”。第一个伸出援手的杨先生腼腆地说:“这事儿遇到谁都会做,能帮就帮。”
延伸阅读
儿童高空坠楼事故频繁发生,给所有的父母敲响警钟!
南宁4岁小女孩最后平安无事的结局让我们舒了一口气,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我国每年都会发生许多孩子高楼坠落的事故,一桩桩悲剧的发生令人唏嘘不已,同样也是在给所有的父母敲响警钟!
这些坠亡事件背后,有几个惊人的相似点:
1、坠亡儿童多在4-6岁,爬窗坠楼为主
2、孩子坠楼许久,家人在被围观群众告知之后才发觉
3、坠楼发生时间集中在周末和午后、傍晚
导致儿童坠亡的三大“杀手”
杀手一:父母疏忽,无人看护
儿童坠楼事件中,2~6岁的占8成,事故发生时4成以上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思想麻痹、抱着侥幸心理一时疏忽、高估了孩子的能力……这些原因都是导致悲剧发生的原因。
杀手二:时尚飘窗安全系数低
高层住宅中流行的飘窗设计有着明显的安全隐患。一些飘窗的窗户过低,低龄儿童轻易就能攀爬上去,增加了儿童高空坠楼事故的发生几率。
为了预防可能的坠落意外,我国的国家住宅建筑规范对于阳台、楼梯栏杆的高度、分隔、间隙有着明确的规定——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米时,应有防护设施。6层及6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米。7层及7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米。
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米。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楼梯井净宽大于0.11米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杀手三:老人照顾孩子
多起幼童高楼坠死案中,多数看护孩子的是老人,虽然老人会完全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但毕竟精力有限,有时难以看护孩子安全。
小编提醒:
如果家里有小孩,一定要安装防护栏,窗边不要放可以攀爬的东西,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家,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
来源丨综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巫碧燕、南宁手机台
编辑丨韦煜楹、黄俏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