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一些保健品营销人员张口就叫老人“妈”,还到家里吃饭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保健品营销人员管消费者叫妈妈、给老年消费者过生日、去外地给老人祈福、免费送礼品上门、天气变化还发信息问候……3月20日,南宁一女士给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讲述了她亲历的保健品商家营销手段。这名女士表示,通过这件事,她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思考着如何更关爱自己的父母,转移父母对保健品的注意力。

现象丨营销人员喊“妈”,还来家中吃饭

秦桐(化名)出生在湖南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现在在南宁一区直单位上班。2009年,秦桐的父母退休,为方便照顾两位老人,她将他们接到了南宁。两位老人在埌东一小区购买了房子,但并没有和女儿一起住。逢周末或节假日,秦桐才会与父母相聚。

2015年,在一次家庭聚餐时,秦桐得知父母开始喜欢到小区一保健品店听养生课等,还购买了一些保健品。

“我当时就叫他们不要去。”秦桐害怕父母被保健品营销人员洗脑并骗钱,父母则不以为然,称自己有足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她为此没少和父母吵架。

从此以后,秦桐开始留意小区保健品店的营销人员,她发现,这些营销人员年纪都在20岁出头,营销手段五花八门。

“他们见老人张口就是‘妈妈’,叫得还特别亲切。”秦桐说,看到一个陌生人突然喊自己母亲“妈妈”的时候,她无法接受。

由于母亲性格开朗,有一次母亲还顺便邀请保健品营销人员到家中吃饭,营销人员也不客气,真的就来了。自那以后,即便父母没去听课,如果店里有礼品,这些营销人员就会主动上门送给母亲。

除此之外,营销人员每个月还定期给买保健品的老人举办生日会,掏腰包请老人们聚餐;天气如果有变化,还会发信息提醒老人注意保暖;营销负责人去外地给老人祈福,还会发照片告知老人……

行动丨女儿各种努力,终于劝醒父亲

为了保护父母,秦桐把这些现象先告诉了远在外地的姐姐。姐姐除了打电话和父母沟通外,也会购买一些礼品寄给父母,以弥补不能常在父母身边的遗憾。

除此之外,秦桐密切关注父母的身体状况,定期带父母去体检。

也正是借体检的机会,她希望拥有专业知识的医生来给父母上上课,防止他们盲目购买、使用保健品。

“检查发现我爸的血压偏高,社区医生希望他能服用降压药。”不过,秦桐的父亲性子比较倔,他一开始并不听劝。

秦桐没有放弃,2019年春节,借着回老家过年的机会,秦桐引导父亲去见老家另一名医生。这名医生与她父亲认识十多年,老人对对方比较信任。

“通过那位医生的引导,我爸听从了建议,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控制他的高血压上来,并且也开始服用降压药。”秦桐说。

反思丨多抽时间陪老人,用爱拉他们出坑

这几年,秦桐在与父母的保健品“争夺战”中也反思自己,换位思考父母的处境。她认为,父母退休后才到南宁,使得他们在南宁的生活圈子比较窄,他们乐于参加一些保健品营销会等活动,一定程度是为了拓展老年人交际圈。之所以一些营销人员的套路会让父母感动,是营销人员更熟悉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知道他们渴望健康长寿、渴望得到关爱。

为了改变父母,秦桐逐渐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爸妈,平时一有时间就陪父母到公园或景点游玩,或者去看电影、走亲戚等,这让父母越来越能感觉到女儿对自己的关爱。慢慢地,秦桐说的话他们也能听得进去了,小区的保健品店也很少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更多内容请戳图查看专题↓↓↓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陆旺 实习生 潘思琴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