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75岁的常义山在儿子常军的陪同下,从河北唐山市赶到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为牺牲在此地的父亲常之琛扫墓。此次前来,常义山特别制作了8面锦旗,一一感谢各方热心人士。
▲常义山父子向两江小学送锦旗。
常之琛烈士于1948年11月参军,他跟随部队经历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众多战役。南下后,1950年在广西两江镇福江村剿匪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5岁,当地政府为其修建烈士墓。
▲常义山父子向两江镇政府送锦旗。
当日上午,细雨纷纷,两江镇政府工作人员、两江小学学生代表、附近村民等早早来到常之琛烈士墓前。五色糯米饭、土鸡、沃柑、美酒……朴实的村民带来各种物品,把墓碑前放得满满当当。
▲常义山父子向152师子弟军亲送锦旗。
随后,大家向常之琛烈士墓敬献花圈、鲜花。常义山将制作的8面锦旗,一一送给69年来为常之琛烈士守墓和寻找亲人的武鸣区民政局、两江镇人民政府、两江小学、两江中学、152师后代等。152师后代特意冲洗了常之琛所在部队的珍贵照片,制作成相框送给常义山,并向烈士亲人、镇政府等单位赠送了记录了152师战史和剿匪战斗的《军旗飘过万水千山》一书。
▲152师后代向常军一家送152师珍贵照片。
2018年清明节前夕,常义山与儿子首次到广西扫墓。常义山说,父亲参军时,他才1岁多。1950年,家里收到父亲参军后唯一一封信,信中他说即将赴武鸣军分区执行任务,做文书工作。后来家里等来的是一份烈士证明书。
为了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长大后到多地寻找多次,但始终没有线索,爷爷、奶奶带着遗憾离世。
2013年,常军看到网上有一则武鸣三联村纪念烈士常之深的消息,但他的爷爷叫常之琛,牺牲烈士的部队是长江五支队,于是他发帖求助。2017年,经核实确认,三联村的烈士就是常之琛。
常义山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他首次过来时得到了两江镇79届高中的同学热情接待,并得知他们从小学起就给父亲常之琛烈士扫过墓,还了解到当地中小学和政府每年都对常之琛烈士墓祭扫,所以,他们决定今年再次到三联村扫墓,并专程制作了锦旗表达感谢。
▲祭扫活动现场。
当天下午,常义山与常军要乘机返回河北,村民提着一大袋五色糯米饭将两人送到南宁机场,并不忘嘱咐:“两江镇就是你们第二个家,有空常回家看看!”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
编辑丨陈秋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