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守墓人: 夜夜守护墓园,只为逝者安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在小说、电影里,只要提起守墓人,浮现出的影像多半是个满头白发、佝偻着腰的老人,提着一个破旧的灯笼在墓地穿梭……

一直以来,守墓人都是一份神秘的职业。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殡葬习惯的改变,守墓人不用刻意去守护墓葬财物了,但他们依旧以墓园为家,白天打扫墓区、清理杂草,晚上巡逻、陪伴逝者。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安心。清明节期间,南国早报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的群体,体验他们的工作,倾听他们的故事。

▲4月3日晚,在南宁市四厦岭墓园,黄舟打着手电筒巡逻。

每夜巡视墓地,步行两万多步

在南宁市青龙岗、四厦岭、佛子岭等公墓园区,都配备有24小时值班的守墓人,他们有的是墓园管理员,有的是外聘的保安。守墓人的工作时间一般为“三班倒”。其中,最辛苦的夜班从晚上11时至次日上午7时。

4月3日晚11时,一场大雨过后,四厦岭墓园的道路上还有深深浅浅的积水。30岁的黄舟拿着手电筒走出宿舍,到园区大门的保安室召集当晚的巡更员集合,准备夜巡。

黄舟是阳朔人,来四厦岭墓园工作之前,他是一名电焊工。2012年,他转行从事殡葬行业,如今是墓园的一名管理员。白天,他负责墓碑加工、后勤管理等工作;晚上,要和别人轮流带领外聘的保安巡夜。5名保安到位后,他安排两名女保安看守墓园的前门和后门,其他3名男保安则跟他一起在墓园巡逻。

“几年前这里还很荒凉,晚上总担心有人进来搞破坏。”黄舟说,外省的一个墓园就曾发生过外来人员趁夜潜入墓园、砸坏墓碑盗走骨灰勒索家属的事件。即使类似事件极少发生,但为了防患于未然,墓园每晚都会安排人巡夜。

黄舟说,围绕整个墓园走完一圈,需要一个多小时,一个夜班上完,要走四至五圈。当然,顺着墓园围墙巡逻,不完全是步行,有时也骑电动车或开面包车代步。不过,各个墓区之间通常有小路或台阶,巡逻到这里,几个人就得分开巡逻了。黄舟告诉记者,自己粗略算过,一个晚上走下来,步数超过了两万步。

打开手电筒,黄舟和保安们走进密密麻麻的墓碑之间,开始了夜巡。记者平时极少接触殡葬行业,夜间进入墓园还是头一次。虽然心里有点犯怵,但是为了体验他们的工作,只好硬着头皮跟在他们身后。黄舟边走边用手电筒照,一块块墓碑上的陌生头像像放电影一样从记者眼前划过,记者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

“照你这速度,一晚上都走不完两圈。”黄舟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他看到记者掉队了,只好站在小路边等待。记者快步追了上去,跟着他们巡逻完第一圈,身上已经开始冒汗。计步软件显示,这一圈有6000多步。

常被问“怕不怕”,说不怕有点假

守墓人的工作是相似的,就在黄舟和保安们巡逻的时候,在南宁市青龙岗墓园,48岁的石庆前也开始了巡夜工作。他是墓园里的保安队长,干这一行已快10年。“年轻人一般不愿意做这个工作,上了年纪的才够胆量。”石庆前说,他手下有30名保安,巡夜的基本是50岁以上的,每两个人一组,每晚巡逻三趟。

“你怕不怕?”这是石庆前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刚开始接触这个工作时,说不害怕那是假的,有一点风吹草动,自己都会吓得打哆嗦。“总觉得背后有人在跟踪你,墓碑上逝者的照片也在注视着你。”石庆前说,那时候最怕恶劣天气,头顶上电闪雷鸣,走在偌大的墓园,精神高度紧张,但过了适应期后,就慢慢习惯了。

因为墓园特殊的环境,有时会发生一些先是让人脊背发凉,最后让人啼笑皆非的“灵异”事件。

2016年的重阳节,石庆前和同事就遇到这样一件事。当晚10时许,两人巡逻时听到壁葬方向传来一阵女性的哭声。一般情况下,下午6时前,祭拜的家属就会离开墓园,外人也没法再进入。“难道真有情况?”两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决定壮着胆去一探究竟。

“到了哭声传出的地方一看,一个20多岁的女子躺在地上,身边还剩半瓶白酒。”石庆前说,两人上前一问,才知道女子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当天她太思念亲人,带着一瓶白酒只身来到墓园,一边喝酒一边倾诉相思之情,喝醉后就哭了起来。随后,他们将女子带到门卫室,并联系到女子的父亲将她接走。

除此之外,墓园里经常也会出现一些野猫、野狗,有时冷不丁一下窜出来,会把人吓一大跳。

替他人陪伴亲人,为自己职业自豪

清明节期间,每天都有数万人来扫墓。白天的喧嚣过后,墓园恢复宁静。石庆前说,跟夜晚的寂寞、无聊相比,巡夜人最怕的是不被理解。一开始,知道他要去墓园上班,妻子生气不已,花了好久的时间才不计较。

黄舟也表示,尽管时代在改变,但部分人对丧事、墓地还是十分忌讳的,守墓人时不时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2015年,黄舟交了一个女朋友,刚开始交往时,女友只知道他会加工墓碑,并不知道他在墓园工作,后来发现他经常往墓园跑,得知他的职业后,马上和他分手了。

黄舟说,虽然有时不被理解,但“这些工作总要有人做的”。如今,他已有了新的女友,女友对他的职业并不介意,两人已计划结婚。

在墓园工作久了,石庆前看惯了生死离别,对生命更加敬畏。他说,现在看到墓碑上的相片,就像看到一个熟识的朋友。作为一名服务人员,替逝者的亲人长久地履行着儿子、父亲、爱人或者朋友的职责,觉得很有意义。

黄舟也表示,自己做的工作就是要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和他的同事很热爱自己的职业。听到逝者家属说句“谢谢你”,是黄舟和他的同事最开心的事。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 文/图

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