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废旧纸袋,做成各种漂亮装饰;废旧轮胎,成了孩子绘画的好材料,使用完的塑料瓶,孩子在上面自由涂鸦……一些进行过分类的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9月29日上午,广西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启动仪式在区直机关第一幼儿园举行,倡导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日常的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影响家庭乃至全社会逐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
据悉,今年3月以来,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妇联联合开展了“寻找万名环保妈妈”的大型公益活动。此次“广西垃圾分类进校园”启动仪式,是上次公益活动的延续。
区直一幼园区内,设立了四种分类垃圾桶,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并贴上醒目的标志,分类投放。每个班级也设立两种分类垃圾桶,果皮食物类和纸张类,并贴上标识。在区直一幼每层楼的过道,摆放着3个不同颜色的废旧物回收箱,分别收集纸箱纸盒、塑料瓶罐、布类等。
平时,孩子和家长可以把家里相应的生活垃圾,带到幼儿园放进收纳箱,各班级可以自由取用。
园里,孩子们正在上课,废旧垃圾成了老师们上课的教具。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宁介绍,要解决好生活垃圾的问题,前提是让垃圾分类像饭前洗手那样,成为我们自觉的意识和习惯。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学校日常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蒋晓梅 实习生 胡小庆 文/图
值班编委丨陆月玲
值班主任丨唐海波
值班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