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史上最严!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四个“最严”,即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

《意见》提出研究修订《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修订完善《刑法》中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刑罚规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

违法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终身禁业

主要措施包括,研究修订《食品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度,修订完善《刑法》中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刑罚规定,加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研究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推动农产品追溯入法。加快完善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

同时,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企业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依法从重判罚。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

另外,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

《意见》提出,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对考核达不到要求的,约谈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并督促限期整改。

在标准工作机制创新方面,借鉴和转化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简化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流程,加快制修订进度。建立企业标准公开承诺制度,完善配套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目标:2020年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的同时,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例如,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制假售假等问题时有发生,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逐渐显现;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法制不够健全,一些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新业态、新资源潜在风险增多,国际贸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加深。

同时,食品安全标准与最严谨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等基础工作薄弱,基层监管力量和技术手段跟不上;一些地方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

为此,《意见》给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时间表”: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基本得到控制。

到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运行有效,食品安全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编辑丨刘冬妮,李青桓(实习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