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一女子跟一家名为“小九金服贷款公司”贷款,还款多打了一期钱,该公司却拒绝退还。女子忍气吞声,继续按时还款,不料车子却被该公司以“贷款逾期”为由抢走,并要求女子支付违约金!
这是怎么回事?
车子遭贷款公司抢走
2018年4月,家住河池市宜州城区的陈女士因手头资金紧张,在宜州区一家名为“小九金服贷款公司”贷款10万元,但实际到账只有6万元。
然而她在还款的过程中遭遇许多奇葩事情↓↓
2018年9月,陈女士在规定期限内多还了一期借款,便与该公司负责人周某红协商,要求将多打的这笔借款,用于抵消下一期的还贷。
周某红拒绝,并称多打进来的钱无法退回也无法抵消下一次还贷。陈女士自认倒霉,继续按时还款。
2018年9月24日,陈女士车子被周某红强行开走,理由是陈女士“贷款逾期”。
陈女士为此到该公司讨说法,该公司称要取回车子,陈女士得交4万元的保证金,陈女士东拼西凑,却还差3万元。
该公司“善意”提醒,公司可以再借给她3万元,但每日要收150元的利息。为了取回自家小汽车,陈女士在向陈某明交了1万元现金的同时,写下了一张3万元的欠条,并额外支付了500元所谓的“拖车费”。
提前还款却“被违约”
为了摆脱借款,2019年2月28日,陈女士致电该公司征求提前还款,在同日将剩余款项汇入了周某红提供的账户中。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
3月23日,陈女士的小汽车却再次被该公司强行开走,理由是4500元利息和之前欠公司的3万元未归还。陈女士再次向该公司指定账户汇了34500元。
汇款后,陈女士本以为能拿回保证金和车,该公司却说陈女士在2018年9月份有逾期不还款的行为,按照公司的“规定”,陈女士需支付违约金38000元。
这时,陈女士才发现自己一年里共支付该公司26万元,意识到自己是“中套”了,连忙报了警。
“套路贷”犯罪团伙落网
接到报案后,河池宜州警方发现,周某红和其经营的“小九金服贷款公司”行为已涉嫌敲诈勒索、诈骗等多种罪名,而陈女士则中了“套路贷”陷阱。
什么是“套路贷”?
“套路贷”是一种新型犯罪方式,违法人员通常打着小额贷款公司的旗号,以办理民间借贷为幌子,本质是以借贷为名,骗人钱财的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
4月19日,警方彻底摧毁了这个盘踞在宜州多年的“套路贷”涉黑恶犯罪团伙,周某红、陈某明、刘某、韦某新等7名涉案人员被悉数抓获,查扣涉案车辆11台,冻结涉案资金6万多元。
警方提醒
八招避免遭遇“套路贷”
1.不轻信所谓的无抵押贷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有相关资金需求,一定要选择手续完备、证照齐全的正规公司,避免向一些“小贷”公司或者专门从事高利贷放贷的机构借款。
2.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实施“套路贷”骗局的不法分子一般对外多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名义招揽生意,但实质无金融资质。因此,在借款前,一定要注意多方核查对方经营资质等营业状况和涉诉情况。
3.不随意签订借款合同
签订合同之前应当仔细看清楚,要对容易引起纠纷的还款时间、支付方式、利息等条款仔细阅读。确保写的和说的要保持一致,借多少写多少,利息是多少写多少。凡是口头打包票却不肯写进合同的,要果断拒绝签订合同。
4.落笔签字谨慎行事
如发现存在显失公正的格式化不平等条款,应拒绝签字。
5.注意核对出借人的真实姓名
注意核实出借人姓名和银行账户一致,如指定他人代收款,一定要书面注明。
6.借款时绝不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来作担保
要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比如借款时的通话录音、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催款电话录音、短信或者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
7.但凡钱款往来,务必留存证据
还款时尽量选择有迹可循的转账方式,并注意留言标明资金用途,如采用现金方式还款,要注意让对方及时出具收条,切忌“空口无凭”。
8.及时止损,果断报警
如不幸陷入“套路贷”骗局,要注意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出于好面子等心理或在不法分子恐吓下一味地忍气吞声,甚至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走上“不归路”。如遭遇不法分子的电话恐吓、深夜拍门等暴力催收,请第一时间报警,并注意保留双方往来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关键证据。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陆旺、通讯员刘勇、实习生潘思琴、南宁警方
编辑丨黄俏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