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广西多地普降大雨、暴雨,强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5月28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日获自治区政府批准并印发。《方案》分析指出,今年我区地质灾害在局部可能会出现加剧的情况,需要重点对3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进行防范。
据悉,2018年全区共发生地质灾害130起。根据2018年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结果,全区陆地面积96.65%均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达42.3%。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超过1万处,地质灾害易发区5742个。危害对象主要为城乡居民、工矿企业、学校等,涉及人口143万多人,威胁财产120多亿元。
根据气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预测,今年我区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桂东北大部地区以及桂中、桂西北局部地区。总体预测2019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和危害程度接近于历年,局部地区可能加剧。
▲资料图:因连降暴雨,5月27日,河百高速K1136+760M处(金洞隧道出口)出现塌方。
目前我区已进入汛期,受我区独特的地貌和地质环境影响,地质灾害在强降雨后呈现出更容易发生的特点。5~9月是我区突发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方案》还明确了今年自治区重点预防的19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117处地质灾害易发区。
《方案》提出,各有关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及时向公众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同时,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年内完成马鞍山二期危岩、东兰县武篆镇韦拔群故居后山危岩群等183处治理工程,消除一批地质灾害隐患。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罗暘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