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曾误入歧途犯下大错,俩“问题少年”如今成长得令父母自豪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目前,南宁市共有84名未成年人在进行社区矫正。自2010年开展社区矫正以来,南宁市共有394名未成年人被解除社区矫正。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近两个曾经走上歧路的少年,了解那些助他们重新起航的爱心故事。

▲网络配图

故事一:酒后冲动犯下大错,社区矫正助他成长

“我知道他们都是对我好,也明白自己犯了错,正视并改正这些错误,避免以后犯更大的错……”5月28日,在西乡塘区某司法所,每月都来报到的小李一脸诚恳地说。这与一年前沉默寡言、紧闭心门的他判若两人。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眼前的小李,身穿粉色T恤,长相帅气,看上去有些腼腆。这样一个阳光少年,让人很难把他与抢劫犯罪联系在一起。

小李家在百色市某县,2017年9月的一天凌晨,喝了酒的小李和几个玩伴一起来到一所中学的宿舍楼,抢走9名中学生140余元钱。小李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缓刑两年。

拿到判决书时,小李已在南宁一所职业院校读书,2018年2月底,小李成为西乡塘区某司法所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父母在外地,小李独自一人在南宁读书,谁来当他的监护人?最终,这个重担落在了班主任甘老师身上。

“他是少不更事,结交了不好的朋友误入歧途,他能选择继续回学校读书,我当然要帮他重回正途。”作为“临时爸爸”,甘老师对自己的新角色欣然接受。之后,小李在学校就由甘老师负责监管,上学期间外出,必须向甘老师请假。

某司法所副所长黄惠则当起了小李的“大哥”,负责一对一管教小李。“刚来报到时,小李沉默内向,不肯与人沟通。”黄惠说,经过交流后才知道,小李是担心自己犯罪的事被同学知道。黄惠告诉小李,因为他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及在社区服刑的事,相关部门都会保密,小李这才打消了顾虑。

一年多的接触,小李渐渐认可了黄惠这个“大哥”,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今年“壮族三月三”假期,黄惠发现小李的手机定位显示他在外地,但小李并未请假。打通电话后,小李解释他是回老家看父母。黄惠告诉小李,他已经违反外出必须请假的规定,并叫小李和父母一起到南宁进行说明。次日,小李和父母一起到某司法所,黄惠严肃批评了小李,看着和蔼的“大哥”一下变得这么严厉,小李有些怕。黄惠对小李进行了口头警告,并让他补了请假条。小李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会严格遵守纪律。

经过一年多的社区矫正,小李的变化清晰可见。甘老师说:“他变得积极上进,更懂事了。”小李爱唱歌,今年他还参加了“校园十大歌手”的海选。

甘老师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现在的小李已经考上了大专,今年秋季将开启他的继续学习之路。 

故事二:曾让母亲以泪洗面,如今母亲为他自豪

小赵,一个曾经让母亲终日以泪洗面的叛逆少年,也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那时候我太年轻了,叛逆,不愿回家,还听不进父母的话。出事后,我慢慢后悔了。”5月28日,前来西乡塘区某司法所报到的小赵,回想起4年前的那段往事,语气里充满了悔恨。

2015年10月,刚满16岁的小赵,因为前女友的事情和他人约架。双方群殴中,一名男子伤势过重死亡,小赵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18年1月底,小赵开始在西乡塘区某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由于事发时,小赵还是未成年人,某司法所依法对小赵进行管教,黄惠又当起了小赵的“大哥”。

在小赵眼里,这个“大哥”很尽职,让他学会了遇事不冲动,学会了反思。小赵说,现在他已经远离了过去的朋友圈子。读完中专后,小赵从事销售工作,目前在一家酒吧推销酒水。

“工作环境复杂,要学会保护自己,注意安全。”来看小赵时,“大哥”黄惠再次叮嘱小赵,小赵表示一定会注意。

对小赵的改变感受最深的是她的妈妈黄女士。“我过去天天以泪洗面,打过他,也关过他,都没用……”黄女士说,儿子的叛逆,让她束手无策。

经过社区矫正,黄女士明显感觉到小赵在工作上很努力,还不断尝试历练自己。“希望他能有梦想并为之坚持,变得越来越棒。”黄女士自豪地说。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王斯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