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找的是那个造飞机的老人吧。”近日,记者来到北流白马镇垌尾村,随意问了一个村民,他马上就知道记者要找的是龙茂全,并热情地给记者带路。这位村民叫郑伯富,他告诉记者,现在来的人少了,以前最多时,一日三四拨,全是来看飞机的,“他早就成名人啦!”
龙茂全是北流白马镇垌尾村人,今年73岁,上个世纪70年代,龙茂全是白马镇农机厂的工人,也是广西研究出拖拉机和后驱动农用车自卸功能的第一人。2016年龙茂全组装出一架直升机,在试飞时发动机的传动轴突然断裂,试飞失败。由于家人反对他继续制造,这架直升机就这样一直摆在他家门口。
但龙茂全仍未放弃自己的梦想,70多岁的他现在还经常站在自己的直升机旁边沉思,他试图找出失败原因,希望有一天实现飞机上天的梦想。他说,假如有一天自己制造的直升机哪怕飞离地面1公分,这辈子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2年前
他制造的直升机差点飞起来
得知记者来采访,龙茂全笑呵呵地从屋里迎了出来。他戴着一副眼镜,颇有几分学者风度。
龙茂全制造的直升机就停放在他家的门口,从外形看大体像一架直升机的模样,大部分部件已是锈迹斑斑。它的结构有些奇特,外面是一个铁架。这个铁架的两头各是一个梯形形状。其中一头装着一个大型的散热扇,还有一条烟囱。而另一头则是一台发动机。上面用塑料纸覆盖着。直升机顶部是一条铝制的螺旋桨,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耀。
直升机的四周已经长满荒草,显然已搁置了好长一段时间。“两年前试飞过一次了,但没成功。”龙茂全说,那次试飞,他信心满满地坐上飞机,安全带都系好了,就等着飞机飞上天的那一刻了。没想到,发动机启动10多分钟后,传动轴突然断裂了。当时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熄火,最后不得不放弃试飞。从此,家人再也不准他摆弄这架直升机了,所以一直这样搁在家门口。
“那次试飞,发动机隆隆的响声吸引了附近很多村民前来看热闹,一些年轻人更是早早就来了。”没想到最后没能飞起来,不少人都用带着几分戏谑的语气惋惜说,“以为能看到北流产的飞机飞上天呢。”
“我制造这架飞机本来就是带着玩的心态去弄的,成功与否都无所谓。”龙茂全觉得,能造出飞机的样子,并且能启动起来,在他看来基本上算是成功了。不过,他也承认,这两年虽然基本放弃不做了,但他静下来时,还会经常独自一个人思考那次失败的原因。“如果有一天真正找到了原因,不排除再试一试。”
网上一则新闻
激起了他制造飞机的欲望
龙茂全开始制造飞机是在2010年。那时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某地一个农民造飞机的新闻。“别人能造,我也能。”这则新闻一下激起了他造飞机的欲望。后来他又在网上查看了一下,发觉民间造飞机的人还真不少,而且大部分还是农民。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也要造一架飞机的想法。龙茂全觉得,他以前就是修机械的,对各种机械的结构原理了如指掌,要造一架小型飞机,应该不是难事。
上个世纪70年代,龙茂全是白马镇农机厂的工人,他对机械有兴趣,爱钻研,很快就成了工厂机修的一把好手。后来他还承包了农机厂的修理车间。那时修机械的人不多,北流六靖、大伦和清湾等几个乡镇的柴油机几乎都是龙茂全一个人维修,有时甚至还被请到陆川、博白等地修理拖拉机。龙茂全至今引以为豪的是,他是广西研究出拖拉机和后驱动农用车自卸功能的第一人。他以前开过货车,每次卸车是他最头痛的事情,为此,他一直研究着车辆的自卸功能。后来他专门买了一辆拖拉机,拆开了又装,装好了又重新拆,经过半年的摸索,他最终研究出了自卸功能。那时候,博白、陆川和贵港等地的司机纷纷开着拖拉机前来找他安装自卸功能。
制造飞机的决心下定之后,龙茂全开始购买各种零件。为了降低成本,他到一些汽车修理厂收购旧的发动机和各种配件。“由于我懂修机械,这些收购回来的配件经过我修理后,跟新买的一样好用。”龙茂全说,还有一小部分配件是网购的,比如螺旋桨。由于考虑到螺旋桨的重要性,他特地花了4000多元从网上选购了防腐性能较好的铝合金螺旋桨。“购买配件前前后后一共花了2万多元。”
现学现做
花了5年时间造成飞机
买齐配件后,龙茂全却不知该如何动手。“虽然对各种机械比较熟悉,但对飞机的构造我可是一张白纸,根本不知道怎么组装。”后来龙茂全按照新闻上介绍的方法去组装。同时从百度里搜索、了解飞机的构造等知识。
“开始时,经常做做又停了下来,打开电脑学习。”龙茂全说,有时候某个配件装到一半,突然忘了下一步该怎么安装,来不及洗手马上又打开电脑看看,所以电脑的键盘和鼠标经常沾着机油、铁锈等污垢。
“在所有的配件中,最难安装的是周期变速盘。因为这个周期变速盘必须用上关节轴承和五件套平推轴承。”龙茂全说,其中的五件套平推轴承在市面上很难买到,他是通过玉林的专卖店向轴承厂订做的。“单单这个轴承就要400多元。”
花了十来天,总算把变速盘安装好了,却发现根本无法启动。“那时晚上都睡不着,脑子里老想着无法启动的原因。”后来又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变速盘做好。
龙茂全说,自从退休后,他把电焊机、风焊机、电动钻等维修工具都封存在一个房间里面,因为造飞机,他又一样样拿出来,该上油的上油,该维修的维修,还一件件磨擦光亮,全部派上了用场。
“需要用到车床的时候,我就画出图纸,拿着材料到镇上甚至北流市区找机械厂加工,有时候一天下来得跑三四趟机械厂。”2016年龙茂全终于把飞机造出来了,当时成了当地的一件颇为轰动的新闻。
如果找到试飞失败的原因
还会再试试
飞机造出来之后,龙茂全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每天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一些玉林市区的市民专门前来拍照、录像。“虽然最终没能飞起来,构造也很简单,但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龙茂全说,不少人观看后,发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结果,前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还引来了深圳的3名市民专门开车前来参观。
“那几位深圳客人还要求我把飞机启动起来给他们看看,说大老远来,只看到一架不会动的飞机,不太划算。”龙茂全笑着说,他其实理解这几个客人的心理,他们来看到这架飞机后,觉得构造太过简单,和自己心目中想象的相差甚远,怀疑这只是一个空架子。龙茂全于是把飞机发动起来,满足了客人的要求。“人家跑了这么远,觉得不好意思拒绝人家。”
“目前,我还在寻找试飞失败的原因,如果精力允许,还会再试试。”龙茂全表示,他知道国家空管比较严格,即使最后能成功破解难题,他也只会试一下,一旦能飞离地面他就会降下来。因为对他来说,飞机哪怕能飞离地面一公分,也算是成功了。
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