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省去了参保人垫付医药费和来回跑腿的麻烦。6月18日,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广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启动4年以来,到2019年5月31日止,已经有超过1000万人次享受了它带来的便利。
区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98.57亿元
2015年6月,我区启动了广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效解决了参保人异地就医“费用垫支多”“报销跑断腿”的问题。
▲网络图
今年5月28日,68岁的贺州市人莫女士,因为患有重症肺炎,在参保地办理异地就医转院转诊后,来到南宁市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产生了56561.68元的费用。6月11日,她出院时直接在医院窗口结算,各项基金为她支付了39184.84元,基金支付率达69%。她自己支付了17376.84元。如果没有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她得先垫付医药费,然后来回跑腿报销。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已经有1098万人次的广西参保人员,享受了自治区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带来的便利,结算金额98.57亿元。
跨省住院直接结算6.26亿元
2017年4月,广西14个设区市及自治区本级整体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把直接结算的便利扩大到了区外。截至2019年5月底,有2.58万人次的广西参保人员,享受了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的便利,总结算金额6.26亿元。
比如,黑龙江省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王先生,退休后随子女在南宁常住,并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今年6月4日至17日,他因脑梗塞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出院时直接结算,总费用8252.27元,各项基金为他支付了7382.71,基金支付率88%。他只需自己现金支付869.56元。两省区距离3000多公里,如果没有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光是办报销手续就得来回奔波了。
实现险种全覆盖
自治区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实现险种的全覆盖。它的直接结算服务范围,包括异地安置退休、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转诊转院和异地急诊住院五类人员。在医疗服务类别方面,自治区内实现门(急)诊、门诊特殊慢性病、住院和药店购药四类费用直接结算,也实现了全覆盖。其中,门(急)诊、药店购药无需办理备案,在全区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都可以直接结算。
实现异地就医结算需要定点医药机构的覆盖支撑。目前,全区有符合条件的1828家住院类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跨省住院直接结算服务,覆盖自治区、市、县、乡(镇)。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关数据
广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广西参保人员在自治区内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1098万人次,结算金额98.57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66.24亿元,基金支付率67%。
日结算量最高:2.15万人次;
日结算金额最高:3523万元。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广西参保人员享受跨省住院直接结算便利:2.58万人次,总结算金额6.26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4.08亿元,基金支付率65%。
全国各省参保人员在广西享受住院直接结算便利:2.38万人次,总结算金额4.36亿元。
定点医药机构
全区异地定点医药机构:
10008家
定点医疗机构:
2686家
定点零售药店:
7322家
(截至2019年5月31日)
作者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冬莲
编辑丨林 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