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记者从湖南省民政厅了解到,湖南将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目前已拟定好相关实施方案,还需等待相关厅局会签,经省政府批准后,再予以公布。
不规范地名损害了民族文化
自2014年7月开始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求清理了一大批不规范地名,但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割断了地名文脉,损害了民族文化,妨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活动。2018年12月10日,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确定了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主要任务,即: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对标注不规范地名的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进行更换;对涉及不规范地名信息的身份户籍、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登记等证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予以变更。清理房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互联网地图、在线导航电子地图等载体上的不规范地名;加强地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依托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及时为社会提供准确便捷的标准地名信息。
《通知》还给出了工作时间表,2019年6月底前完成不规范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9月底前完成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相关公共标志牌及户外广告标牌、地图领域中的不规范地名信息清理任务。
重点清理“大、洋、怪、重”四类地名
《通知》要求,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
刻意夸大的“大地名”——专名或通名的含义远远超出地理实体实际地域、地位、规模、功能等特征的地名。比如,随意使用“宇宙、中央、天下、世界、环球、欧洲、澳洲、美洲、中国、中华、全国、万国、特区、首府”等词语的地名,或通名层级混乱,刻意夸大地理实体功能的地名。
崇洋媚外的“洋地名”——包含外国人名、外国地名,用外语词命名的地名。但历史上已经存在、具有纪念意义或反映中外人民友谊的地名,地名用词含义符合汉语用词习惯、符合有关规定的除外,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列宁公园等。
怪异难懂的“怪地名”——用字不规范、含义怪诞离奇、含义低级庸俗、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地名。比如,随意使用“哑巴路”,“黄泉路”等,以及随意使用“皇帝、皇庭、御府、帝都、王府、相府”等古代帝王的称谓以及历史上的官衔名、职位名等词语的地名(具有特定历史、宗教背景的除外)。
重名同音的“重”地名——一个城镇内的居民区、建筑物和道路、街巷名称重名或同音。
编辑丨刘冬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