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9年6月24日,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联邦法院陪审团裁定,布伦特·克里斯滕森2017年绑架和谋杀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罪名成立。该案将进入量刑阶段。
2017年6月9日下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中国学者章莹颖乘车前往校外公寓签署租约,从此再也没有回来。21天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了27岁白人男子、UIUC的助教克里斯滕森,指控他涉嫌绑架和杀害章莹颖。
之后,几经波折,对涉嫌绑架杀害中国访问女学者章莹颖的嫌犯克里斯滕森的起诉,于2019年6月3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Peoria)联邦法庭开庭审理。
此前,章莹颖家属代理律师王志东表示,如果陪审团一致认为被告有罪,则进入量刑阶段(Sentencing)。由于本案为绑架致人死亡罪,其刑罚仅有终身监禁或死刑两种可能性。
根据联邦法律,须由陪审团做出是否适用死刑的决定。12名陪审团员只要有1人否决,死刑就不能执行。
据分析,美国对死刑争议巨大,该案裁决结果难料。若被判死刑,可能多年才能执行。若判终身监禁,检方难以申诉。
与定罪阶段类似,控辩双方律师将就量刑问题再一次进行举证质证,陪审团亦须就死刑判决达成一致意见。该阶段预计将持续3周左右。
美联社的报道称,章莹颖的家属再次呼吁判处克里斯滕森死刑。
编辑丨赖武慧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