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广西上林县委县政府在南宁举行“世界长寿乡”新闻发布会,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萧振禹和上林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蓝宗耿共同为“世界长寿乡”揭牌,该县成为经过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委员会认证的国内第9个世界级长寿地区。
▲上林荣获“世界长寿乡”新闻发布会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敏摄
新闻发布会上,专家给大家分享了上林县的四大“长寿密码”: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上林生态环境与人口健康评估,做出了科学结论:上林长寿现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上林自然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优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3℃-21℃,年均降水量为1440-1640mm。空气质量优良,宜人宜居,2018年上林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91%,;上林饮用水、土壤、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饮用水点位达标率100%,硒等生命必需元素含量丰富,土壤硒平均含量1.69mg/kg,是中国土壤硒背景值的5.8倍,100%的农用地土壤中硒含量达到富硒等级(≧0.4mg/kg);上林县人口长寿水平高,生态环境质量优越,完全满足“世界长寿乡”的认证要求。
▲覃排半岛风光图。黄云清摄
第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上林县坚持“生态为本、绿色崛起、旅游兴县、共享小康”发展定位,以“壮族老家·养生上林”为形象定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推进旅游业提质升级,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全力打造集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养生圣地。上林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状况,每年发放80周岁以上老年人津贴近1300多万元,老年优待证500多本,早在2012年12月就荣获了“中国长寿乡”的荣誉称号。全县除了建有13个敬老院外,还建设有众多的五保新村,成立了30多个老年协会,50多个农村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娱乐和养生的组织和场所。2014年上林县社会福利院和光荣院在全市首先实行公办民营改制改革,成立了福寿老年公寓养老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8年底,上林全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9737人,占总人口的15.87%;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2909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6.19%,高龄化水平很高;90岁及以上长寿老人2139人,占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2.93%;百岁老人83人,每十万人口拥有16.53名百岁老人。
▲大龙湖图。黄云清摄
第三,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上林文化源远深厚,远有新石器母氏社会时期的石门龙母文化,古有唐城唐文化、师公戏文化、渡河公文化、徐霞客文化等。“慈孝”文化深受上林人推崇,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世代传承,“母慈子孝”“数世同堂”现象在上林非常普遍。在民俗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上林12个民族和睦相处,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街坊邻里之间关系融和。深厚的文化氛围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养成了上林人乐观积极、豁达包容、热情好客的性格,为长寿上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鼓鸣寨图。黄云清摄
第四,人自身内部的和谐。“民以食为天”。上林自然环境优良、空气质量好、水质好、物产丰富、食物含硒量高,食材绿色、健康、纯天然。长期以来,上林人形成了“饮食清淡,结构合理,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习惯。饮食养生是上林长寿文化的核心之一。上林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生活大多简单清静,心态平和,为人豁达,遇事泰然处之,安享晚年。自然淳朴的民风以及平和的心态极大促进上林人健康长寿。
▲上林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现场图。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上林县还举行了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会上成功签约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3.025亿元。
编辑丨赖武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