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兴安千家寺标语楼:铭刻红军爱民情怀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打土豪分田地!”

“红军绝对保护瑶民!”

连日来,记者在兴安、龙胜、资源等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采访,沿途村庄的院墙上、祠堂里、山崖上,时常能看到这样简短醒目、铿锵有力的标语。可以说,红军走到哪里,标语口号就刷到哪里。

位于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的千家寺红军标语楼,是湘江战役当中留存标语量最多的。在楼前,64岁的兴安县研究长征史专家陈兴华,讲述了这些珍贵的红军标语“重见天日”的故事。

1934年冬天,中央红军的三、五、八军团和中央军委两纵队在突破湘江封锁线后在华江短暂停留,留下了“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当红军有田分”等不少反映革命政策的标语。在红军离开大约一年后,这些标语被国民党军官发现,并下令毁掉。

“当地的群众对红军特别有感情,舍不得毁。他们就用石灰将标语蒙上了。”陈兴华说,1988年冬天,当地发生了一场火灾,千家寺吊脚楼的墙体被大火炙烤后,造成部分石灰表皮脱落,有人发现墙上出现了“红军宣”等字样的墨书。

时任乡党委书记的俸正仁知情后立即向县里反映。当时担任兴安县博物馆副馆长的陈兴华接到上级指派,马上赶往华江,对写有红军标语的墙体进行调查和清理。

经过几天的清理,发掘工作告一段落,共发现红军标语23条。这些红军的标语口号,围绕斗争任务的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制作,有很强的针对性。

陈兴华介绍,1989年1月,《广西日报》发表了他写的题为《兴安发现一批红军标语》的新闻简讯。之后,千家寺红军标语楼的名气越来越大,2006年,它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红军经历湘江战役、翻越了“老山界”后,进入越城岭腹地龙胜山区。在龙胜采访时,记者发现当地也留存着10多条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

在龙胜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附近,有一条狭长的巨石,岩壁上镌刻着“红军绝对保护瑶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两条标语。

1934年冬,中央红军经过龙胜周家村白面瑶寨时,遇到了几位躲避国民党抓捕的瑶民起义的领袖,红军领导人邀请他们到龙舌岩洞内座谈,并鼓励他们跟反动势力斗争到底。

为了纪念这次具有革命意义的会见,当地瑶民把红军留下的标语照笔迹刻在石头上,并将龙舌岩改名为“光明岩”。“这些标语用非常口语化、大众化的老百姓语言,有力地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在长征途中很好地争取了群众支持。”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副处长农丕泽说。

编辑丨陈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