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英国传来,2019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结果在英国巴斯出炉,中国代表队在时隔四年之后,再次夺得国际奥数大赛的团体冠军。其中两位选手获得满分成绩。
▲图源:北京日报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英文简称为IMO,是数学竞赛中最高荣誉、最高规格、最高竞技水平的“世界杯”,又被称为“数学奥运会”。今年在英国巴斯举行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IMO竞赛分为两天,每一天的比赛选手有4个半小时的时间解决三道题目,一共六题,每题满分7分,一个队伍最多允许6人参赛,也就是说理论上的团体最高分可达到252分(历史上唯一一次252分是美国队于1994年获得)。今年的题目依次涉及:代数、几何、组合(16日最后一题)、数论、组合、几何(17日最后一题)。
第60届IMO看点
看点1:时隔四年中国队再次荣登IMO冠军宝座
2015年-2018年,4年间中国队成绩虽未出过前三,但也一直未再登顶世界第一的位置。2019年,中国队再登IMO冠军宝座,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数学的力量。同时中国自1958年征战IMO以来,共获得20次团体第一,在世界参赛队伍中,占据优秀的地位!
看点2:时隔八年中国队6名队员再次囊括金牌
自2011年中国队全体摘金后,中国队已有八年无缘全员金牌。而本届中国队再次囊括金牌可谓振奋人心!
看点3:时隔三年中国队重夺满分;时隔11年再次斩获双满分
本届IMO前,中国队最近一次获得满分还是2016年的杨远;而上次双满分是出现2008年,当时韦东奕和牟晓生为中国队摘得双满分,至今中国队已有11年未曾获得如此佳绩。今年获得满分42分的中国选手是谢柏庭和袁祉祯。
看点4:时隔20年IMO赛场再现“并列第一”
2019年IMO,中国队与美国队以总分227分的成绩并列第一!这是时隔20年后,IMO赛场上再次出现“并列第一”的盛况。此前,IMO历史上仅出现两次并列冠军,其中一次为1986年美国和前苏联并列第一;另一次为1999年中国和俄罗斯双双夺冠。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目难度较大,灵活性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参赛者有多方面的能力素养。正因为如此,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内容曾一度受到追捧。近几年,随着奥赛项目加分被取消,奥赛的功利性也在降低。
奥数虽然在降温,但是数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航空航天、国防安全、生物医学等都离不开数学。
数学在学生思维、行为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数学竞赛的学习能极大地提升一个人思维的敏锐性和针对性,还能够培养学生不畏艰险的思行为习惯。但是在学生学习奥数方面,家长不应过多地干涉,如果学生喜欢数学就支持,反之也不强求,慢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而在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日渐趋严,英才君在2019年高考招生亮点释放哪些信号 一文中曾以清北为例,高校自主招生对学生的最低要求在提高,要求学生在五大学科竞赛获得优异成绩。如果学生对数学有持之以恒的兴趣,不妨多关注五大学科竞赛中的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时间安排上初赛各省时间不一,一般每年9月为省赛复赛,12月为全国决赛。内容上初赛不超出高中新课标规定的内容,复赛增加课标外知识。复赛和全国决赛内容范围和深度也远超高考,这就需要学生在数学方面有强大的能力。
编辑 | 陈程 实习生 陈楚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