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内关于宣传垃圾分类的板报、LED屏随处可见,每两个商铺、摊位之间都摆放着一个“二分类”垃圾桶,共设置了5处“四分类”垃圾桶,每天3次清理垃圾并再次进行分类……7月26日上午,南宁市召开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飞凤农贸市场对垃圾分类的做法得到肯定,将在南宁农贸市场中进行推广。
▲7月26日上午,南宁市召开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当天上午9时许,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进飞凤农贸市场,只见市场内的商品摆放整齐有序,过道上整洁卫生,每两个商铺或摊位之间都摆放了一个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的“二分类”垃圾桶,摊主将菜叶、水果皮、塑料盒、编织带等分别准确投放到垃圾箱中。
▲南宁市飞凤农贸市场垃圾分类推行有方,经验将在南宁农贸市场推广。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在市场内外还分别设置了5处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四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戴着红袖章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提着扫把、铲子在内不停巡视,一边清扫一边提醒不注意按类投放的摊主和顾客。
▲南宁市飞凤农贸市场今年3月开始推行垃圾“四分类”。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垃圾分类推行4个多月来,成效比较明显,摊主基本都能准确投放。”飞凤农贸市场主管潘达诚说,市场共有摊位、商铺170个,每天产生的垃圾大约1吨。根据具体的特点,市场开办方从今年3月开始推行垃圾“四分类”,对经营户发放宣传册,进行宣传教育,并签订了责任书。由于农贸市场情况特殊,易腐垃圾的产生量比较大,对于摊主而言,初步要求按照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进行区分投放,保洁员每天回收3次,然后进行二次分拣,按照“四分类”的标准来处理。
▲戴着红袖章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在市场里巡视,提醒摊主和顾客按类投放垃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摊主不分类投放有什么后果?潘达诚说,根据青秀区对农贸市场管理的有关惩戒机制,市场开办方每天都会对经营户进行打分,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是其中的一项考核指标,总分连续3天低于90分将被约谈,“如今市场内的90%的经营户已经有了分类意识。”
▲农贸市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正分类投放垃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当天上午,南宁市组织有关部门及市场开办方代表参观、学习飞凤农贸市场关于垃圾分类的做法,召开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农贸市场是难点也是重点,目前全市有16个市场在开展示范市场创建工作,要求每个城区、开发区对辖区内的市场开办方举办培训班,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掌握垃圾分类方法,引导大家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南宁市飞凤农贸市场开办方每天都会对经营户进行打分,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是其中的一项考核指标。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赵劲松摄
据了解,南宁市市场监管局正在制订全市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参考工作规范,下一步,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下发执行,并将会加强垃圾分类落实情况的督导。
编辑丨赖武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